坐在成都的家里刷视频突然卡成PPT,打游戏延迟飘红,这种糟心体验不少广电宽带用户都遇到过。眼看着2025年都过了小半年,成都广电宽带的改善进度到底走到哪一步了?咱们今天就掰开揉碎了说说这件事。
一、现状:光纤改造过半,但短板仍在
目前成都主城区光纤覆盖率已经突破70%,特别是成华区、锦江区等核心区域,千兆宽带安装最快24小时就能搞定^[7]^。实测数据显示,光纤入户的300M套餐白天网速能跑到280-310M,跟标称值基本吻合^[6]^。但老破小社区就惨了,像金牛区部分90年代建的小区,还在用老旧的同轴电缆,网速经常掉到200M以下^[6]^。
晚高峰(晚上8-10点)依旧是重灾区。有用户反映,同一栋楼里要是有人开直播或者下电影,自家刷短视频都会卡顿。这毛病根子出在共享带宽机制上,高峰期小区总带宽就像大锅饭,用户一多自然不够分^[2]^。
2025年重点改造区域进度表
区域 | 光纤覆盖率 | 完成时间 |
---|---|---|
高新区 | 85% | 2025年6月 |
武侯区 | 78% | 2025年9月 |
青羊区 | 65% | 2025年12月 |
二、改善时间线:三年三步走
根据官方披露的规划,整改分三个阶段推进:
1. 基础设施攻坚(2025年内)
重点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把剩下的30%同轴电缆换成光纤。现在每天有200多个施工队在各个小区作业,预计到年底主城区能基本消灭铜缆^[6]^。农村地区也在同步推进,像郫都区农村已经新装了300多个5G基站^[2]^。
2. 网络优化期(2026全年)
等硬件到位后,要上马智能调度系统。简单说就是给不同类型的网络流量开VIP通道,比如网课、视频会议这些需要实时传输的,会比下载电影优先保障带宽^[2]^。这套系统在成华区试点时,高峰期卡顿投诉下降了四成^[7]^。
3. 服务升级(2027年起)
未来要推"网速保险"服务,承诺达不到标称速度就赔时长。现在已经在和第三方检测机构合作开发测速平台,用户自己就能出具有法律效力的网速报告^[6]^。
三、用户自救指南
在完全改善前,可以试试这些土办法:
• 黄金时段测速
每周三、周五晚8点,登录speed.cdgd.com做三次测速。要是连续两周都低于套餐标称值的90%,能申请免费移机或补偿^[6]^。
• 老旧设备更新
2018年前的路由器建议换掉,新出的WiFi6路由器能让网速提升30%以上。别忘了检查光猫,要是背面印着"GPON"字样的都是最新型号^[4]^。
• 套餐选择技巧
住在老小区的选399元年付套餐,这个档位有独立带宽保障。新房或商务楼直接上企业专线,虽然贵点但全天候稳如狗^[6]^。
四、未来展望
到2027年,成都广电计划做到三点:主城区光纤覆盖率100%、晚高峰网速波动不超过5%、报修响应缩短到4小时内。现在最大的坎是城中村改造,这些地方线路杂乱、租金纠纷多,需要政府出面协调^[8]^。
说白了,成都广电宽带正在补以前落下的功课。随着百亿级新基建资金到位,再加上从移动那边学来的运维经验,这场翻身仗应该不会让大家等太久。按照目前进度,多数用户到明年底就能感受到明显改善,偏远地区可能要多等个一年半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