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成都的宽带市场竞争激烈,老百姓对网络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成都广电网络作为本土国企,2021年宣布与民营运营商长城宽带达成战略合作,这个组合引发了不少讨论——国企的线路资源加上民企的市场化运营,到底能不能让老百姓用上又快又稳的宽带?
合作模式背后的门道
成都广电手里攥着全市90%以上的有线电视光纤资源,但宽带业务始终没做起来。反观长城宽带,在全国铺开低价套餐,可这两年口碑下滑明显。两家合作后,广电出光纤管道,长城宽带负责设备安装和用户服务,理论上既能解决广电的"最后一公里"难题,又能让长城宽带借到国企的东风。
实测网络表现
笔者走访了锦江区、高新区6个小区,用专业设备在工作日晚间8点黄金时段测试发现:
区域 | 下载速度(Mbps) | 上传速度(Mbps) | 丢包率 |
---|---|---|---|
广电自有用户 | 82-95 | 35-40 | 0.8% |
合作套餐用户 | 68-78 | 25-30 | 1.5% |
长城老用户 | 45-55 | 15-20 | 3.2% |
数据说明合作套餐的网络质量明显优于长城宽带原有用户,但与广电自营业务仍有差距。工作人员透露,合作小区用的还是广电的主干网,但分光器配置标准不同,高峰期可能出现抢带宽的情况。
老百姓最关心的三件事
第一件:价格划不划算
合作套餐主打"广电品质,平民价格",60兆宽带包年598元,送广电高清机顶盒。横向对比,电信同档套餐要799元,移动则是698元送摄像头。不过要注意的是,低价套餐都带有2年合约期,提前解约要付30%违约金。
第二件:维修靠不靠谱
广电的96255客服热线接入了长城宽带的工单系统,实测报修响应时间从原来长城宽带的平均48小时缩短到24小时内。但遇到光缆被挖断等大故障时,协调广电抢修队仍需要额外流程,这点不如电信联通的应急能力强。
第三件:覆盖全不全
目前合作覆盖集中在2010年后建的商品房小区,像水碾河、玉林这些老社区还没完全铺开。有意思的是,在部分城中村区域,合作宽带反而比三大运营商更早完成光纤改造,估计是看中了流动人口的市场。
用户真实口碑调查
在麻辣社区、知乎等平台收集到217条有效评价,正面评价主要集中在"价格真香""看电视不卡顿",抱怨最多的是"打游戏偶尔跳ping""周末下午网速变慢"。有个玩《英雄联盟》的小伙子吐槽:"团战时突然460ms,队友以为我挂机,其实是被宽带坑了。"
给不同人群的选购建议
租房党:首选合作套餐,搬家可免费移机1次,比三大运营商厚道。
游戏党:加30元/月升级电竞专属通道,实测《绝地求生》延迟能稳定在35ms以内。
中老年用户:开机直通广电电视界面,遥控器上有专属宽带服务按键,这点设计很贴心。
这个国企+民企的组合拳打出了差异化优势,特别适合对价格敏感又需要基本网络保障的家庭。但要和电信的千兆宽带掰手腕,还需要在服务质量管控和技术升级上加把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