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城广电宽带农村如何提升网络覆盖,用户反馈怎么样?

柘城县作为河南省典型的农业县,农村地区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一直是民生工程的重点。广电宽带近年来通过政企合作模式,逐步推进光纤网络向自然村延伸。截至2023年底,全县行政村光纤通达率已达92%,但仍有部分

柘城县作为河南省典型的农业县,农村地区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一直是民生工程的重点。广电宽带近年来通过政企合作模式,逐步推进光纤网络向自然村延伸。截至2023年底,全县行政村光纤通达率已达92%,但仍有部分偏远村落存在信号盲区,这既是技术难题,也是成本与效益的平衡问题。

柘城广电宽带农村如何提升网络覆盖,用户反馈怎么样?

网络覆盖提升的三大突破点

基站建设的精准布局

针对丘陵地形导致的信号衰减,广电工程团队采用"蜂窝式覆盖+定向增强"方案。在张桥镇试点中,通过在3个制高点架设带有信号放大功能的基站,使周边8个自然村的下载速率从3Mbps提升至30Mbps。这种"一拖多"模式节省了35%的建设成本,特别适合散居型村落。

表1:重点乡镇网络升级对照(2022-2023)
乡镇新增基站户均带宽投诉率下降
李原乡7座20M→100M62%
岗王镇5座10M→50M48%

用户终端的适配改造

针对农村留守老人多的特点,推出"电视+宽带+手机"三网融合套餐。将传统机顶盒升级为带WiFi6功能的智能网关,操作界面保留大字版和语音控制功能。大仵乡76岁的王大爷反馈:"现在用遥控器喊句话就能视频,再不用记那些复杂密码。"

运维服务的网格化管理

建立21个乡镇级服务站,配置带有卫星通讯的抢修车。牛城乡维修员李师傅展示他的工具包:"这套熔纤机能在田埂上完成光缆接续,遇到暴雨断电时,车载发电机可保障3小时应急供电。"

用户反馈的三大矛盾点

在收集的3285份有效问卷中,68%用户认可网速提升,但仍有三个突出问题:农忙时段的网络稳定性(尤其是无人机植保作业期间)、4K直播的流量资费、以及子女远程教老人使用智能设备的困难。

申桥乡种植大户赵建军反映:"喷洒农药的无人机飞到东南角就断联,技术人员说是铁塔位置问题,但移塔要等下一期规划。"此类反馈促使广电调整了2024年基站建设优先级,将农业作业区纳入重点覆盖范围。

技术创新的三个方向

正在测试的700MHz频段5G网络,在胡襄镇实现了半径8公里的稳定覆盖。与无人机企业合作开发的"地空双链路"系统,能在主信号中断时自动切换卫星备份通道。同时推出的"孝心流量包",允许城市子女为父母账户充值特定应用的定向流量。

洪恩乡的实践显示,采用LoRa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农业监测系统,每月仅消耗200MB流量,比传统4G方案节省85%流量费用。这种低功耗广域网技术正在向全县畜禽养殖场推广。

未来发展的平衡之道

在2024年工作计划中,广电将投入1200万元建立农村数字培训中心。首期在慈圣镇试点"网络管家"制度,选拔45名村内青年接受专业培训,负责本村的设备维护和操作教学。这种"本地化服务+远程支持"的模式,有效解决了老年人智能设备使用障碍。

柘城的实践经验表明,农村网络建设不能单纯追求覆盖率数字,更需要关注实际使用场景中的痛点。当无人机飞过金黄的麦田,当留守老人与远方子女顺畅视频,这些真实的连接场景,才是检验网络建设成效的根本标准。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