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枝江市民在考虑安装宽带时,发现中国广电的套餐价格特别诱人。这个去年刚进入本地市场的运营商,用53元包200兆的资费吸引眼球,比电信同等套餐便宜近40%。但价格便宜是否意味着好用?我们走访了二十多位用户,拆解了真实使用体验。
一、价格优势确实存在
广电最吸引人的当属资费体系。在枝江市区,200兆宽带+电视套餐每月53元,500兆套餐68元,千兆套餐也只要88元^[2]^。对比其他运营商,同档位套餐普遍要贵20-30元。对于刷视频、上网课的家庭来说,这个价差足够诱人。
主流运营商套餐对比(枝江地区)运营商 | 200兆价格 | 合约期限 |
---|---|---|
中国广电 | 53元/月 | 36个月^[3]^ |
中国电信 | 89元/月 | 24个月 |
中国移动 | 68元/月 | 12个月 |
二、网络质量两极分化
在枝江城区光纤覆盖区域,白天刷抖音、追剧确实流畅。实测下载速度能达到标称的90%以上,晚上八点高峰期看4K视频会出现2-3秒缓冲^[5]^。但住在老城区的用户反馈,有些楼栋还在用铜缆传输,网速直接掉到50兆以下,微信视频通话都卡顿^[4]^。
农村地区的问题更明显。王家桥镇用户反映,下雨天经常断网,维修响应要等2-3天。地下室和电梯里基本没信号,这点比不过移动和电信^[8]^。游戏玩家更要慎重,《王者荣耀》延迟经常跳到100ms以上,团战时卡成PPT的情况时有发生^[5]^。
三、合约条款埋着暗雷
多位用户掉进了合约陷阱。张女士去年9月办理时,业务员只说"用满三年更优惠",没提提前解约要付违约金。现在想搬家注销,被告知要交剩余月份50%的费用^[1]^。更坑的是有些协议单上的签名根本不是本人笔迹,维权时要找当时办理的业务员对质,往往已离职找不到人^[6]^。
免费送的电话卡也是个套路。说是免费用1年,第二年开始每月收10元功能费。很多人办完宽带半年后,突然收到欠费通知单^[1]^。营业厅的解释是:"合约里写着呢,自己没看清怪谁?"
四、维修服务看人下菜
城区核心地段的用户反馈维修还算及时,通常24小时内能解决。但边缘区域就惨了,李庄社区有位大爷断网五天,打了三次客服电话才有人上门。维修师傅私下说:"你们这片就我一人负责,两百多户根本跑不过来。"^[5]^
设备兼容性要特别注意。2019年前的路由器、机顶盒可能有匹配问题。刘先生花200块买的新路由器,装上去死活连不上网,最后发现是广电系统不兼容,得加钱买他们指定的型号^[5]^。
五、哪些人适合办理?
从三个月以上的使用反馈来看,三类人群比较适合:预算有限的退休老人、短期过渡的租房客、对网速要求不高的轻度用户。而经常在家办公、需要稳定网络的白领,以及游戏玩家、直播达人,建议还是选传统运营商。
准备办理的市民要注意三点:①现场核对协议里的违约金条款 ②要求书面注明赠送业务的到期时间 ③老旧小区先确认传输介质是光纤还是铜缆。毕竟省下的钱要是换来糟心体验,这买卖可不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