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艾普宽带为什么被广电生成?情况怎么样?

在武汉地区的宽带用户中,“艾普宽带”曾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这家成立于2000年的民营宽带运营商,凭借低价策略和灵活的套餐设计,一度占据了武汉家庭宽带市场的相当份额。然而自2020年起,用户陆续发现账

在武汉地区的宽带用户中,“艾普宽带”曾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这家成立于2000年的民营宽带运营商,凭借低价策略和灵活的套餐设计,一度占据了武汉家庭宽带市场的相当份额。然而自2020年起,用户陆续发现账单上的“艾普宽带”悄然变成了“湖北广电网络”,营业厅招牌更迭,客服电话变更,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武汉艾普宽带为什么被广电生成?情况怎么样?

民营宽带的黄金时代与困局

艾普宽带最风光时,武汉每10个宽带用户就有1个使用其服务。59元包月的20M宽带、预存两年送路由器等促销手段,在2015年前后对三大运营商形成强烈冲击。某小区物业经理回忆:“当年艾普业务员背着路由器上门装机,上午登记下午就能通网,比电信快了三天。”

但野蛮生长埋下隐患。技术人员透露,艾普采用“二级运营商”模式:从电信、联通批发带宽,通过自建小区局域网分发给用户。这种模式在用户少时利润可观,但随着2018年用户突破50万,带宽成本飙升。当年财报显示,带宽采购成本占营收比从35%猛增至62%。

年份用户规模净利润率
201528万18%
201853万4.7%
202061万-6.2%

资金链危机爆发

2019年“携号转网”政策实施后,三大运营商推出融合套餐,宽带资费大幅下降。艾普的价格优势消失,当年用户流失率骤升至27%。更要命的是,其自建的光纤网络仅覆盖武汉60%区域,汉阳、光谷等新开发区基本空白。

2020年初疫情冲击成为压垮骆驼的稻草。由于居家办公需求激增,艾普网络频繁卡顿,日均投诉量突破3000起。江岸区某用户表示:“孩子上网课卡成PPT,打电话报修,等了5天才有人上门。”此时公司已拖欠电信、联通三个月带宽费,面临断网风险。

广电入局的必然选择

湖北广电的介入并非偶然。2019年工信部《关于推进网络整合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各省需在2022年前完成“一省一网”整合。手握700MHz黄金频段的广电系,正需要现成的用户群体完善宽带业务布局。

收购谈判持续9个月。据参与人士透露,艾普宽带估值从最初12亿砍到4.3亿,最终以“用户资源+基础设施”打包出售。广电获得了61万在网用户、2300公里自有光纤,以及最重要的——进入武汉80%小区的准入资格。

用户过渡期的阵痛

2021年3月完成交割后,老用户陆续收到《服务迁移告知书》。原艾普用户王女士回忆:“头两个月特别混乱,看视频会自动跳转到广电页面,维修师傅还是原来那批人,但工装换成了广电标志。”

技术层面的整合更为复杂。由于艾普使用私有认证系统,广电工程师花了半年时间才完成用户数据迁移。期间发生的计费错误、网速不达标等纠纷超过1.2万起,直到2022年6月才基本平息。

后并购时代的行业启示

这次整合暴露出民营宽带的先天缺陷:光汇通网络总经理分析,“二级运营商就像二房东,上游带宽涨价就亏本,用户投诉多了就被物业清退。”反观广电,借助光纤到户改造,将原艾普用户的上行带宽提升了3倍。

但垄断风险随之显现。洪山区某城中村村民反映:“现在整个村子只有广电一家宽带可选,年费从960涨到1280元。”对此,通信管理局表示已约谈相关企业,要求保障用户选择权。

这场持续三年的行业变局,折射出中国宽带市场从群雄逐鹿到巨头博弈的演变轨迹。对普通用户而言,稳定的网络质量终究比低价更重要;对行业来说,如何平衡市场竞争与资源集约化,仍是待解难题。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