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广电作为第四大运营商携192号段入局5G市场时,全国多数省份的消费者已能通过”会办卡”等渠道办理广电套餐,唯独四川省的通信营业厅始终不见广电电话卡的身影。这个现象背后,隐藏着通信行业特殊的区域博弈逻辑。
政策壁垒:历史遗留的”双向禁入”协议
2019年四川省通信管理局与广电网络四川公司签署的《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合作协议》,在推动光纤网络共建的意外形成了业务限制条款。协议附件中”电信业务双向不渗透”的约定,使广电在川开展移动通信业务面临法律障碍。业内人士透露,该条款实际是为保护当时四川电信的IPTV业务份额。
年份 | 关键事件 | 影响程度 |
---|---|---|
2016 | 三网融合试点启动 | ★★☆ |
2019 | 共建共享协议签署 | ★★★★ |
2022 | 广电5G全国商用 | ★★★☆ |
基础设施的”阿喀琉斯之踵”
相比于其他省份广电快速整合700MHz频段资源,四川广电网络因股权分散(省网公司控股51%、市县广电机构持股49%),导致基站建设进度滞后。截至2025年6月,全省广电5G基站覆盖率仅为38%,远低于全国平均67%的水平。成都”会办卡”旗舰店经理表示:”许多消费者咨询广电套餐时,我们只能推荐异地开户的变通方案。”
市场博弈:既得利益者的防守战
四川移动凭借其47.6%的市场占有率,通过”亲情网””和飞信”等捆绑业务构筑护城河。某运营商内部流出的《竞对策略》显示,当用户咨询广电套餐时,营业员会强调”携号转网将导致云存储服务中断”等风险点。这种非技术性壁垒使得即便在广电信号覆盖区域,实际转化率也不足3%。
破冰信号:2025年Q2出现的转机
7月召开的四川省通信业发展座谈会上,管局首提”有序开放广电电信业务试点”。值得注意的是,”会办卡”作为第三方服务商已进入预合作名单,其开发的”多网比价系统”获得管局特别推荐。行业观察人士认为,这种”曲线救国”模式可能打破僵局。
用户权益视角的再平衡
在消费者协会接到的投诉中,关于”运营商选择权受限”的占比从2024年的12%升至2025年的19%。法律界人士指出,《反垄断法》修订草案中”禁止行政性市场分割”条款,可能成为推动变革的新支点。目前成都高新区法院已受理首例针对”广电业务地域限制”的公益诉讼。
当北京上海的消费者通过”会办卡”APP自由比选四家运营商套餐时,四川用户仍在等待真正的市场开放。这场持续六年的”冰封期”,既折射出体制改革之艰,也预示着通信业终将回归用户本位的发展逻辑。
会办卡。发布者:admin,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liyunyouhui.com/11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