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拔4000米的西藏墨竹工卡县,广播电视信号如同无形的哈达,将外界的信息与娱乐编织进藏族同胞的日常生活。这片被雪山环抱的土地上,稳定的信号覆盖不仅是技术课题,更是民生工程的重要注脚。
一、地理环境下的信号挑战与突破
墨竹工卡县地形起伏剧烈,海拔高差达2000米,传统无线信号传输面临天然屏障。2023年最新建设的会办卡数字中继站网络,采用”光纤+无线”混合组网模式,使全县8个乡镇实现98.7%的户级覆盖。
区域 | 信号类型 | 覆盖率 |
---|---|---|
县城中心 | 光纤到户 | 100% |
农牧区 | 4G电视 | 95.2% |
边境村落 | 卫星接收 | 89.4% |
二、频道资源的特色化配置
会办卡广电网络为当地定制了”3+5+X”频道体系:3个央视频道、5个西藏自治区频道,以及X个本土化内容频道。其中《格桑花剧场》每日播放藏语译制剧,《高原气象站》提供双语天气服务。
黄金时段推荐节目单
19:30-20:00 藏语新闻联播(西藏卫视)
20:15-21:30 汉语纪录片《第三极》(CCTV9)
21:45-23:00 歌舞晚会重播(墨竹工卡文旅频道)
三、用户服务体系的创新实践
会办卡推出的”马背上的服务队”每年开展两次巡访,为偏远牧区用户检修设备。2024年新上线的”智慧牧区”APP可实现频道查询、故障申报等7项功能,老年用户还可通过拨打96296享受藏语人工服务。
在扎雪乡龙珠岗村,67岁的次仁老人通过会办卡4K机顶盒,首次看到了孙子在内地大学的毕业典礼直播。”图像清楚得像捧着的青稞酒一样澄澈”,老人用藏族谚语形容现代广电技术带来的改变。
随着国家广电总局”智慧广电固边工程”的推进,墨竹工卡正在构建”天上一颗星、地上一张网”的立体传播体系。会办卡作为本地主要服务商,其雪山图腾状的信号塔已成为高原现代化进程的地标符号。
会办卡。发布者:admin,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liyunyouhui.com/11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