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以来,湖北省襄阳市多个城区的广电宽带用户遭遇持续性网络中断问题。这场断网风波最早出现在东津新区和襄城区部分小区,随后蔓延至樊城区的老居民区。根据用户投诉记录显示,断线现象主要集中在每天晚7点至11点的高峰时段,部分区域凌晨0点至6点维护期间也会出现服务中断^[1][3]^。
一、断网背后的技术困局
襄阳市广电宽带采用与中国移动共建的4G/5G混合网络架构,其基站覆盖率仅为传统运营商的30%。在襄城区鼓楼商圈等高层建筑密集区,42%的断线由基站信号衰减导致,用户设备接收到的信号强度普遍低于-90dBm^[1]^。光纤升级工程中暴露的设备兼容性问题尤其突出,某小区200户升级用户中,有56户在更换光猫后出现网速从100Mbps骤降至20Mbps的异常状况^[1]^。
主要断线原因对照表故障类型 | 典型案例 | 影响范围 |
---|---|---|
基站信号衰减 | 鼓楼商圈晚高峰断网 | 15个小区 |
设备兼容问题 | 东津新区光纤升级故障 | 8个社区 |
维护作业影响 | 樊城区凌晨断网 | 全域周期性发生 |
二、服务协议的隐性风险
2024年升级套餐中埋藏的36个月合约条款,将大量用户置于维权困境。某用户提供的协议显示,第7.2条用小字号注明“设备更换需支付300元调试费”,这与业务员现场承诺的“免费升级”存在明显出入^[1]^。更有多位用户反映,免费赠送的电话卡在次年被自动扣缴月租费,运营商以“体验期结束”为由拒绝退费^[1]^。
三、多方博弈的解决进程
襄阳市通信管理局3月25日公布的整改方案显示,计划在2025年6月底前完成三项核心改进:新建27个5G基站强化信号覆盖、为5万户老旧小区用户免费更换终端设备、建立48小时投诉响应机制^[1][2]^。但截至4月中旬,东津新区仅完成3个基站的选址勘测,设备更换进度也落后计划表42%^[2]^。
四、用户自救指南
遭遇断网的居民可采取阶梯式应对措施:首先要求运营商出具加盖公章的故障检测报告;若72小时内未修复,可通过12315平台提交服务投诉;对于合约期内的长期故障,可依据《电信条例》第41条主张解除合约^[1][3]^。安装网络信号放大器的用户反馈,其晚高峰断线次数可从日均3次降至0.5次^[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