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阳选宽带,很多用户除了考虑电信、联通这些老牌子,也开始关注贵阳广电的光纤宽带。毕竟价格便宜、套餐灵活是它的主要卖点。不过网上关于广电宽带的评价两极分化,有人说用着挺稳,有人吐槽晚上刷视频卡成PPT。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聊透这件事,从网速实测、套餐套路、安装服务到售后保障,把真实体验说清楚。
网速到底行不行?实测数据说话
笔者在观山湖区和南明区分别做了测试。200M套餐在工作日上午测速能跑到215Mbps,这个成绩比标称还高。但晚上8点黄金时段重测,下载速度掉到85Mbps左右,波动明显。这个现象在老旧小区更突出,某花果园用户反馈周末晚上刷抖音经常缓冲。
高峰期降速原因主要有两个:1. 共享带宽机制,同一区域用户越多速度越慢
2. 出口带宽资源不如运营商,特别是访问非本地服务器时
时间段 | 测试地点 | 下载速度 | 上传速度 |
---|---|---|---|
工作日10:00 | 观山湖区 | 215Mbps | 48Mbps |
周末20:30 | 南明区 | 87Mbps | 32Mbps |
套餐藏着哪些猫腻?
广电最吸引人的是低价策略,但要注意三个隐藏项:
1. 合约期陷阱:标价78元/月的套餐实际要签2年合约,提前解约赔剩余费用的30%
2. 设备费用:光猫和路由器看似免费,实则需交200元押金
3. 速率衰减:部分套餐首年享受200M,次年自动降为100M
真实资费对比(以两年期计算)
• 广电全能套餐:首年88元/月+次年108元/月=总支出4704元
• 电信融合套餐:129元/月×24个月=3096元
• 实际价差从表面看700多,但电信套餐含手机流量和IPTV
安装服务体验实录
预约安装响应挺快,基本24小时内上门。不过遇到过两个问题:
1. 穿墙打孔要另收费,标准不透明(50-200元不等)
2. 部分老旧小区要走明线,影响美观
3. 周末安装需额外支付50元加班费
"现在主要用同轴电缆改造的EPON,和电信的GPON相比,线路老化更严重。遇到九十年代的老房子,速度起码打七折。"
售后问题处理效率
故障报修渠道有电话、微信公众号、营业厅三种。实测数据:
• 断网类故障:平均6小时恢复(电信普遍在4小时内)
• 网速不达标:72小时内上门检测
• 费用争议:处理周期长达5-7个工作日
值得肯定的是夜间也有值班人员,这点比某些民营宽带强。但遇到光缆被挖断等突发情况,恢复时间可能超过24小时。
适合哪些人办理?
经过三个月跟踪观察,推荐三类人群:
1. 租房过渡用户(合约期灵活,可签半年短约)
2. 中老年家庭(主要用微信、看电视剧)
3. 预算有限的小微企业(如便利店、快递驿站)
反之,经常需要视频会议、玩网游、做直播的群体,建议还是多花点钱办电信或联通宽带。
用户容易踩的五个坑
1. 把"最高速率"当日常速率
2. 忽视合同里的自动续约条款
3. 没问清IPTV是否另收费
4. 报修时没保留故障证据
5. 套餐到期前未及时续约
特别提醒:广电营业厅经常搞"存费送礼品"活动,但赠送的粮油、小家电多是临期产品或山寨品牌,建议直接要求折现抵扣。
未来改进空间
通过与电信宽带对比测试发现,广电在三个方面有待提升:
1. 增加骨干网带宽(特别是省外节点)
2. 优化DNS解析速度
3. 提高故障响应等级
4. 开放更多公网IP
据内部消息,贵阳广电计划在2024年升级XGS-PON技术,届时时延有望降低到15ms以内,这对游戏玩家是个好消息。
总结来说,贵阳广电光纤宽带属于"经济适用型"选择。它就像买菜车,日常代步没问题,但别指望开出跑车的性能。只要认清自身需求,避开合同陷阱,用起来还是能省不少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