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贵阳的宽带服务,不少用户对广电网络的资费问题一直存在疑问。很多人觉得,相比其他运营商,广电的宽带价格似乎偏高,甚至有人直言“用不起”。这种看法背后,到底藏着哪些原因?咱们今天就来掰扯清楚。
一、贵阳广电的宽带资费到底啥样?
根据2023年贵阳广电官网公示的资费方案,主流套餐分为三档:100M宽带年费880元,200M套餐1080元,500M高速宽带1380元。对比本地其他运营商,以中国电信为例,其100M宽带捆绑手机卡后年费约798元,移动公司更是推出过“装宽带送话费”的598元促销活动。
贵阳主流宽带资费对比表运营商 | 100M资费 | 200M资费 | 安装费 |
---|---|---|---|
贵阳广电 | 880元/年 | 1080元/年 | 200元 |
中国电信 | 798元/年 | 998元/年 | 免费 |
二、广电宽带贵的三大症结
第一本账是基础建设成本。广电网络的前身是有线电视网,改造升级需要重新铺设光纤。贵阳市区老旧小区密集,穿墙打孔、管道租赁这些隐性成本比新建网络更高。据业内人士透露,单个小区光纤改造成本可能比电信运营商高出30%。
第二本账是用户基数差距。截至2022年底,贵州广电宽带用户约80万户,而移动、电信的用户量都在400万级别。规模效应不足导致单户维护成本摊薄困难,就像小饭馆和大食堂的采购成本差异。
第三本账是技术路线限制。广电采用的同轴电缆+光纤混合架构,在信号稳定性上略逊于纯光纤网络。为弥补技术短板,需要在机房设备、运维人员方面投入更多,这些开支最终都会反映在资费里。
三、市场策略的路径依赖
广电作为后来者,早期采取“高价保质量”策略。2015年刚进入宽带市场时,确实靠相对稳定的质量吸引了一批对价格不敏感的用户。但随着竞争对手网络质量提升,这种策略逐渐失灵,却又陷入“降价怕亏本,不降价丢客户”的两难境地。
某广电营业厅经理透露:“我们光缆很多是租用第三方,每年要给铁塔公司交几千万租赁费。加上必须完成的有线电视网络改造任务,成本压力确实比传统运营商大得多。”
四、用户感知的错位现象
实际使用中,不少用户反映广电宽带存在“晚高峰卡顿”“游戏延迟高”等问题。技术检测显示,问题多出在广电网络与国际互联网接口带宽不足。由于没有自建海底光缆,需要向电信、联通购买带宽资源,这相当于在别人的高速公路上交过路费。
家住观山湖区的王先生吐槽:“白天网速嗖嗖的,晚上八点看视频就转圈圈。维修师傅来了三次,每次都说是‘外部网络拥堵’,这问题三年都没解决。”
五、破局之路在何方?
2023年广电5G正式放号,或许是个转折点。通过与移动共建共享5G基站,贵阳广电正在尝试“固移融合”套餐。目前推出的“电视+宽带+5G”全家桶套餐,价格比单独购买降低20%。但这种优惠附带两年合约期,且5G信号覆盖尚不完善。
业内人士分析,要真正打破价格困局,广电需要完成三件事:加快网络独立化改造、扩大用户规模、争取更多互联网出口带宽。随着国家推进“全国一网”整合,未来三到五年可能会看到实质性变化。
普通用户现阶段的选择策略很现实:对网络质量要求高的游戏玩家、直播用户建议选传统运营商;主要用来看网络电视、刷短视频的中老年家庭,广电套餐的性价比优势就显现出来了。毕竟,各家运营商都在打差异牌,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