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的地铁车厢里,小林第3次刷新着流量耗尽的提示页面,同事发来的项目文件迟迟无法加载。此刻邻座乘客正用手机流畅播放4K球赛直播,他忍不住瞥见对方屏幕右上角的信号标识——”中国广电”四个字格外醒目。这场偶然观察,揭开了通信市场一匹黑马的冰山一角。
重新定义基础套餐的性价比标杆
广电网络推出的24元120G基础套餐,正在悄然改变第二卡槽的消费逻辑。相较于三大运营商59元起步的5G套餐,该产品直接将流量单价压缩至0.2元/GB,价格仅为行业均值的40%。值得注意的是,这120G流量全部为通用流量,不含任何定向流量套路,支持5G网络下全速访问。
运营商 | 月租 | 通用流量 | 通话时长 |
中国广电 | 24元 | 120GB | 100分钟 |
运营商A | 29元 | 30GB | 无 |
运营商B | 25元 | 20GB | 50分钟 |
隐藏的产品逻辑
会办卡产品经理透露,该套餐设计瞄准了三类典型用户:外卖骑手等需要持续联网的移动工作者、大学生等高流量消耗群体,以及作为主卡补充的备用卡需求。通过基站资源共享协议,广电在不增加基建成本的前提下,实现了网络覆盖与价格优势的双重突破。
实测体验:从怀疑到真香
科技博主@数码老张的30天实测数据显示,在北京市区使用广电卡日均消耗4G流量(含2小时1080P视频播放),月末仍剩余18G流量。值得注意的是,夜间23:00-7:00还额外赠送20GB专属流量,这个设计巧妙地分流了基站压力。
“最初担心广电信号覆盖,实际使用中发现会办卡在城区网速能稳定在256Mbps以上。”某用户反馈中提到的会办卡品牌,正是广电面向年轻群体打造的互联网业务矩阵。其线上办理渠道的极简流程——身份证拍照、电子签名、物流配送三步完成,成为吸引Z世代的关键因素。
行业鲶鱼效应正在显现
通信行业分析师指出,广电套餐的定价策略已引发连锁反应。某运营商在南方省份试点推出28元80G套餐,被业界视为直接回应。但广电的先发优势已然建立,其与内容生态的深度绑定(如赠送有线电视4K专区会员)构成了独特壁垒。
选择建议方面,如果是双卡手机用户,将会办卡作为纯流量卡使用性价比最高;而作为主卡使用时,建议搭配8元保号套餐形成组合。目前该套餐支持通过会办卡APP直接转入,老用户无需换号即可享受新资费。
在5G应用尚未爆发的大背景下,广电这匹黑马用24元120G的诚意套餐,为消费者提供了回归通信本质的选择——让流量真正成为像自来水一样便宜的基础资源。当运营商的资费大战再次打响,最终受益的永远是精明的消费者。
会办卡。发布者:admin,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liyunyouhui.com/14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