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广电宽带间歇性断网,为什么总是这样?

最近几个月,黄冈不少使用广电宽带的用户都在吐槽同一个问题:网络时不时就断,刷个视频卡成PPT,打个游戏突然掉线,就连微信消息都转圈圈发不出去。这种间歇性断网的情况让人抓狂,尤其是赶上重要工作或在线课程

最近几个月,黄冈不少使用广电宽带的用户都在吐槽同一个问题:网络时不时就断,刷个视频卡成PPT,打个游戏突然掉线,就连微信消息都转圈圈发不出去。这种间歇性断网的情况让人抓狂,尤其是赶上重要工作或在线课程时,简直能把人逼急眼。很多人不禁要问:广电宽带的网络到底怎么了?为什么总是修不好?

黄冈广电宽带间歇性断网,为什么总是这样?

断网的四大“元凶”

要搞清楚广电宽带的问题,得先看看可能出毛病的地方。根据用户反馈和技术人员的排查,主要原因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1. 设备老化,带不动了

广电宽带的部分机房设备用了快十年,早该退休的老机器还在硬撑。比如某小区光交箱里的分光器,原本设计带50户人家,现在硬塞了80户。这就好比让一辆小面包车拉两吨货,跑起来能不趴窝吗?

设备类型使用年限故障频率
光猫(用户端)3-5年每月1-2次
分光器(机房)8年以上每周1次

2. 线路像“蜘蛛网”,修都修不过来

老城区的情况最典型。电线杆上挂着广电、电信、移动好几家的线,下雨天容易短路,刮大风还可能扯断线路。去年冬天黄冈突降冻雨,三天内报修了200多起断网事故,维修队跑断腿也赶不及。

3. 用户暴增,网络“堵车”

疫情期间居家办公的人多了,广电宽带用户数两年涨了40%。但基站扩容没跟上,每天晚高峰就像节假日的高速公路,大家都在刷剧、打游戏,带宽根本不够分。

4. 维护跟不上,小毛病拖成大问题

有用户反映,报修后三四天才有人上门,结果只是重启设备就解决了。但更多时候是反复断网,维修人员来了查不出原因,过几天又犯病。这种“治标不治本”的维护方式,让用户彻底失去耐心。

断网背后的技术真相

普通用户可能不知道,广电宽带和电信、联通的网络架构完全不同。广电主要用同轴电缆传输信号,这种技术成本低但稳定性差。比如同轴电缆接头氧化会导致信号衰减,家里电视信号差的时候,宽带通常也会跟着断。

广电宽带的IP地址分配机制比较特殊。很多用户其实是共享一个公网IP,一旦这个IP被攻击或超负荷,整片区域都会遭殃。上个月黄冈某小区就因为这个原因,连续一周每天下午断网两小时。

自救指南:断网时你能做什么

遇到断网先别急着骂客服,试试这几招:

第一步:检查自家设备
拔掉光猫和路由器电源,等5分钟再插回去。50%的故障靠重启就能解决。

第二步:查看线路状态
看看光猫的指示灯是否正常。如果红灯常亮,可能是光纤断了,这时候只能等维修。

第三步:错峰用网
晚7点到10点是断网高发时段,重要会议尽量避开这个时间段。

长远解决要靠这些改变

要彻底解决断网问题,光靠用户自救不够,需要多方配合:

对广电公司:
加快设备更新,特别是用户密集区的主干网升级
增加24小时值班的技术团队
开通微信实时报修通道,别再让用户打不通电话

对政府部门:
规范线缆架设,避免多运营商线路混杂
设立网络服务质量考核标准
对反复出现问题的运营商进行约谈

对用户自身:
每3年主动要求更换光猫
安装宽带时选择最新协议(比如优先选FTTH光纤到户)
保留好报修记录,必要时向工信部投诉

说到底,黄冈广电宽带的问题不是一天形成的,也不可能一夜之间解决。但只要我们清楚问题出在哪儿,用户、企业、政府三方共同努力,那个“加载中”的圈圈总会转得顺畅些。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