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人在讨论中国联通的「4G98冰激凌套餐」,号称「流量随便用,通话不限量」。但实际用起来到底划不划算?值不值得办?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从套餐内容、适用人群到隐藏雷区,仔细分析一遍。
一、套餐基础信息拆解
先看官方标价:每月98元,包含「国内流量不限量+国内通话500分钟」。听着挺唬人,但注意两个关键词:「国内流量不限量」不等于「不限速」,「500分钟通话」有使用门槛。
项目 | 具体规则 |
---|---|
流量 | 前20GB为4G网速,超过后降为3Mbps(约384KB/s) |
通话 | 超出500分钟按0.15元/分钟收费 |
合约期 | 通常需签12个月(不同地区可能调整) |
副卡 | 最多加2张,每张10元/月 |
重点提醒:
1. 3Mbps实际网速刷短视频会卡顿,看高清视频更吃力
2. 合约期内不能转套餐或销号,否则需缴违约金
3. 部分代理商宣传的「首月0元」可能有消费限制
二、这套餐适合哪些人?
第一类:全家用网型
家里有老人机、儿童手表等设备,办副卡共享流量和通话。按主卡98元+2副卡20元计算,相当于人均39元/月,比单独办三张卡划算。
第二类:重度刷剧党
每天刷短视频超过3小时的人群,前20GB高速流量基本够用(以720P画质计算,每小时消耗约1.5GB)。但要注意:超过20GB后网速可能影响体验。
第三类:异地务工者
通话分钟数覆盖全国,适合需要经常联系外地客户或家人的群体。但500分钟相当于每天约17分钟,频繁煲电话粥的用户要警惕超支。
三、容易被忽略的坑点
1. 限速陷阱:运营商宣传的「不限量」实际是「达量限速」,3Mbps网速实测下载速度约400KB/s。做个对比:微信视频通话需要1Mbps,刷抖音至少2Mbps,玩手游要求3Mbps以上。也就是说,限速后可能连基础娱乐需求都难以满足。
2. 合约捆绑:很多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办理了12个月合约期。案例显示,某用户办理3个月后因工作变动想销号,结果被要求支付剩余9个月总费用的30%作为违约金(约264元)。
3. 流量优先级:据内部人士透露,不限量套餐用户在网络拥堵时会被降速处理。实测发现,在晚高峰时段,限速后的网速可能进一步降低至1-2Mbps。
四、横向对比更清晰
套餐名称 | 月费 | 高速流量 | 通话 | 优势 |
---|---|---|---|---|
联通冰激凌98 | 98元 | 20GB | 500分钟 | 副卡共享 |
移动花卡89 | 89元 | 30GB | 100分钟 | 送视频会员 |
电信畅享99 | 99元 | 40GB | 800分钟 | 宽带免费送 |
对比可见:
移动套餐流量单价更低(89元/30GB≈2.97元/GB)
电信套餐通话时长更有优势
联通套餐最大卖点是副卡共享,适合多设备用户
五、办理前必问的3个问题
1. 限速阈值是否包含热点共享流量?
2. 合约期内能否更改低档套餐?
3. 是否有赠送定向流量(如抖音、微信专属流量)?
根据客服反馈,目前该套餐的热点共享计入总流量,合约期内不能降档,且不包含任何定向流量包。
六、终极建议
值得办的情况:
家庭成员有3部以上设备同时用网
每月流量使用在15-18GB区间
能接受合约期约束
建议观望的情况:
单卡用户月流量需求低于10GB
经常需要视频会议或直播
工作地点可能频繁变动
4G98冰激凌套餐在2023年已不算顶配选择。如果追求性价比,可以考虑运营商推出的5G入门套餐(如联通5G流量王69元/30GB);如果注重通话质量,电信的融合套餐可能更合适。建议办理前先用运营商APP查询近半年流量使用记录,避免「小马拉大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