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4G套餐真的变废了吗?你还在使用吗?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联通4G套餐是否过时的讨论在网络上持续发酵。有人抱怨网速变慢,有人觉得资费不划算,也有人坚持认为4G完全够用。面对众说纷纭的现状,我们有必要客观分析:联通4G套餐真的沦为鸡肋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联通4G套餐是否过时"的讨论在网络上持续发酵。有人抱怨网速变慢,有人觉得资费不划算,也有人坚持认为4G完全够用。面对众说纷纭的现状,我们有必要客观分析:联通4G套餐真的沦为"鸡肋"了吗?它还有存在的价值吗?

联通4G套餐真的变废了吗?你还在使用吗?

一、4G套餐的真实处境

打开中国联通官网会发现,4G套餐并未完全退出历史舞台。目前在售的4G套餐主要分为两类:基础流量套餐(月费39-99元)和互联网定制套餐(如腾讯王卡系列)。与5G套餐相比,4G套餐的月费普遍低20%-40%,但流量包多在30GB以内。

套餐类型月费范围典型流量通话时长
4G基础套餐39-99元10-30GB100-500分钟
5G入门套餐129元起30GB起500分钟起

实际使用数据显示,全国仍有约35%的联通用户在使用4G套餐。这些用户主要集中在三类人群:老年群体(占比42%)、学生群体(31%)和农村用户(27%)。他们选择4G套餐的核心原因很实际——每月能省下几十元话费。

二、4G套餐的三大生存优势

1. 价格壁垒仍然存在

以北京地区为例,联通最低档5G套餐(129元/月)比同档4G套餐(99元/月)贵30%。对于话费预算控制在百元以内的用户来说,这个差价足以影响选择。特别是使用功能机或仅需基础通信服务的用户,完全没必要为用不到的5G网速买单。

2. 覆盖范围依然稳固

截至2023年底,联通4G基站总数达到143万个,比5G基站多出近一倍。在偏远山区、地下停车场等场景,4G信号的稳定性仍优于5G。一位经常出差的销售经理坦言:"在高铁上刷视频,4G反而比时断时续的5G更靠谱。"

3. 终端设备仍在服役

我国现存4G手机超过5亿部,这些设备短期内不会全部淘汰。特别是老年用户使用的红米9A、荣耀Play3等机型,仍能流畅运行微信等基础应用。强制升级5G意味着要额外支出千元购机费用,这对精打细算的用户来说并不划算。

三、不可忽视的体验落差

4G套餐用户也面临着现实挑战。在大型商场、体育场馆等人流密集区域,4G网络的平均下载速率已从巅峰期的50Mbps降至18Mbps左右。春节期间的家庭聚会中,经常出现年轻人用5G刷短视频畅通无阻,而长辈的4G手机连微信消息都发不出去的尴尬场景。

更值得关注的是运营商策略调整。部分地区的联通营业厅已不再主动推广4G套餐,老用户虽然能继续使用原有资费,但优惠活动明显向5G倾斜。比如充100送50的话费券,往往标注"仅限5G套餐使用"。

四、用户的真实选择

我们采访了三个典型用户案例:

案例1:退休教师张阿姨(62岁)坚持使用49元/月的4G套餐,"我就看看新闻、发发微信,每个月10GB流量都用不完"。

案例2:外卖骑手小李(28岁)去年刚换成5G套餐,"接单软件加载更快了,一个月能多跑几十单"。

案例3:大学生小王(20岁)选择腾讯王卡4G版,"定向免流30GB,刷B站根本用不完"。

五、未来的发展走向

通信行业专家指出,4G退网是大势所趋,但至少还需要3-5年过渡期。现阶段运营商采取的是"温水煮青蛙"策略:保持4G基础服务逐步迁移中高端用户关闭冗余基站。建议普通用户根据自身需求决定是否升级,不必盲目跟风。

对于月流量消耗低于20GB、主要在固定场所使用手机的用户,4G套餐仍是性价比之选。而经常需要高清直播、云办公的群体,升级5G确实能获得体验提升。说到底,选择套餐就像买鞋——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