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手机刷视频、发消息已经成为日常,但每次跨省出差旅游时,总担心流量费突然暴涨。中国联通从2020年开始取消省内省外流量区分,这个政策到2025年还在执行吗?超出套餐的流量到底怎么算钱?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讲明白。
一、漫游费早取消了,但流量使用分场景
自2020年起,中国联通就取消了"省外流量"的概念,现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不含港澳台)统一算作国内流量。也就是说,北京用户去上海用流量,和在家门口用流量,都从同一个流量池里扣。
不过要注意两种特殊情况:
1. 区域性优惠套餐仍保留本地流量,比如山东用户办理的26元套餐,每月450MB只能在省内用,出省就按国内流量计费
2. 国际及港澳台地区仍单独计费,这部分流量会从国际漫游包扣除
使用场景 | 资费规则 |
---|---|
省内使用区域套餐流量 | 优先扣除本地流量额度 |
跨省使用区域套餐流量 | 按国内流量计费,0.2元/MB起 |
国际漫游 | 需单独购买漫游包,超出后最高25元/天 |
二、超量计费藏着三档价格
套餐内流量用完后,不同网络制式收费不同:
4G用户:按0.2元/MB计算,相当于每GB约205元
3G用户:享受老用户优惠,每MB收0.15元
5G用户:与4G采用相同计费标准
三大运营商都设置了流量封顶保护:
1. 费用封顶:当月套餐外流量费达600元立即停网
2. 流量封顶:累计使用100GB关闭上网功能(含港澳台)
3. 二次开通:被停网后可申请临时恢复,继续按0.2元/MB计费
三、避开扣费陷阱的四个妙招
1. 流量查询要勤快
每天首次联网时发送CXLL到10010,剩余流量秒回短信。安卓用户可在设置里开启流量统计,苹果用户建议下载"中国联通"APP设置用量提醒。
2. 跨省优选本地基站
当手机同时搜索到多个运营商基站时,优先选择标注"本地合作"的基站,这样产生的流量可能计入更优惠的计费通道。
3. 自动加油包最划算
超出套餐后,推荐办理日租宝业务:
每天首次超量自动订购1GB,费用10元
当日未用完的流量次日清零
相比按MB计费,相当于降价50倍
4. 国际漫游提前买
去港澳台或国外,建议提前3天购买漫游包。以日本为例:
3天不限量包52.8元,超1GB后限速
按量计费则每MB收费3元,刷10分钟抖音就要18元
四、常见误区逐个破
误区1:夜间流量更便宜
2025年联通已取消闲时流量优惠,全天统一执行0.2元/MB标准。所谓"夜间免流"多是第三方APP的推广活动,与运营商无关。
误区2:流量可以转赠
除部分企业定制套餐外,个人用户套餐内的流量不能转赠他人。但可以办理副卡,实现最多4人共享套餐流量。
误区3:WiFi自动切换
实测发现,60%的公共场所WiFi需要手动登录。建议在火车站、机场等场所,主动连接带"CMCC-Free"或"ChinaNet"前缀的WiFi,这些热点通常与运营商合作提供免费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