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人在朋友圈刷到联通9元月租5G卡的广告,宣传语写着“永久低价”“超大流量随便用”,看得人心痒痒。但冷静下来想想,一个月9块钱真能用一辈子?这里头到底有没有猫腻?咱们今天就掰开揉碎说清楚。
一、套餐真实面目
先看看市面上打着“永久9元”旗号的联通卡,实际分为两种类型:
第一类是8年合约套餐,包含130G通用流量和200分钟通话,到期后需要用户主动续约。这类套餐在合约期内确实保持9元月租,但8年后运营商可能调整资费。第二类号称“永久套餐”,实际是每年自动续约模式。比如某款联通真香卡,用户激活后需每年在指定时间确认续约资格,若错过时间窗口则恢复原价39元。宣传中的100G流量里,有30G是仅限特定APP的定向流量。
套餐类型 | 流量构成 | 月租变化 | 合约要求 |
---|---|---|---|
8年合约型 | 130G通用+200分钟 | 合约期内9元 | 到期手动续约 |
自动续约型 | 100G通用+定向 | 首年9元次年待定 | 每年确认资格 |
二、永久使用的文字游戏
运营商在宣传中玩了三招障眼法:
1. 小数点陷阱
部分套餐原价实为39元,通过“充值返现”“叠加优惠包”等操作折后显示为9元。例如某款海草卡需要用户每月手动领取30元电子券,一旦忘记操作立即变回原价。
2. 合约期限模糊
宣传页用超大字号突出“永久9元”,却在角落用小字注明“优惠期12个月”。有用户反映办理时业务员口头承诺长期有效,实际第二年就收到短信通知“优惠活动即将到期”。
3. 流量暗藏玄机
号称100G的流量实际包含三类:
通用流量(20-30G)
定向流量(50-70G,仅限抖音/微信等APP)
夜间闲时流量(23:00-7:00)
真正全天可用的流量往往不足宣传量的三分之一。
三、四大隐形风险
这些低价套餐可能让你踩的坑,比套餐本身流量还多:
1. 归属地随机:90%的套餐不能自选归属地,可能影响异地补卡、办理宽带等业务。有用户收到内蒙古的号码,在广东使用时被限制部分功能。2. 业务限制:合同条款明确禁止用于外卖、快递、销售等商业用途。一旦检测到高频呼出,运营商有权直接停卡且不退费。
3. 网速分级:部分套餐虽标注“5G”,但实测速度被限制在300Mbps以下。相比之下,官方正规5G套餐普遍支持1Gbps速率。
4. 注销困难:合约期内需支付违约金才能销户,有用户想注销9元卡时,发现要补交“入网补贴”198元。
四、防坑指南
想办卡不被套路,记住这三步验证法:
第一步:查合同原件
要求客服提供盖公章的电子协议,重点看三点:
月租金额是否写明“长期有效”
流量明细是否区分通用/定向
违约金计算公式
第二步:测实际网速
收到卡后别急着充钱,先用Speedtest软件测速。如果下载速度低于200Mbps,很可能被限速。某款畅享卡用户实测网速仅150Mbps,刷高清视频都会卡顿。
第三步:算综合成本
把首充金额、合约年限、违约金等纳入考量。例如某套餐要求首充100元送120元,看似划算,但分24个月返还,相当于变相锁定期两年。
说到底,9元套餐就像超市特价鸡蛋——确实有便宜可占,但得早起排队、限量购买、还可能买到临期产品。对于通话需求少、流量消耗稳定、不怕折腾的用户,这类套餐能省点话费。但要是工作依赖手机、经常出差、或者记性不好总忘续约的人,还是选个透明价位的正规套餐更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