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开学季,学生党都会面临一个现实问题:手机套餐到底选哪个?最近两年联通推出的学生流量卡被炒得火热,广告里动不动就是「百G流量」「超低月租」,但真实体验究竟如何?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聊这件事。
一、套餐到底香不香?
学生党最关心的就是钱的问题。以联通创生卡为例,基础版月租24元能拿到235G流量,这个数据确实漂亮。不过要注意这里面的门道:
流量构成表流量类型 | 通用流量 | 定向流量 |
占比 | 90% | 10% |
使用范围 | 全网APP | 指定视频平台 |
实测发现,通用流量足够应付日常聊天、刷新闻,但刷视频时定向流量很快见底。有个北京的大学生跟我说,她月初用定向流量追剧,结果10号就用完了,后面看视频都得扣通用流量。
二、信号到底稳不稳?
在校园里用着挺爽,但一出校门就掉链子的情况确实存在。根据深圳大学生的反馈,教学楼和宿舍的5G下载速度能到300Mbps,但到了郊区实习单位就只剩30Mbps。还有个武汉的妹子吐槽,每次坐地铁过江时信号必断,跟男票视频经常卡成PPT。
三、办理要注意哪些坑?
1. 优惠期限:很多套餐前12个月是19元,第二年就涨到29元,但营业厅不会主动提醒
2. 充值套路:必须通过指定渠道充值才能享受优惠,有个山东学生往支付宝充了100块,结果月租没减免
3. 合约陷阱:说是能随时注销,但办了送平板的合约机,至少要绑24个月
四、真实用户怎么说?
收集了200多个学生的反馈,整理出这张「爱恨表」:
好评理由 | 差评原因 |
月租确实便宜 | 信号忽强忽弱 |
流量基本够用 | 定向范围太小 |
送视频会员值 | 合约条款复杂 |
有个大二男生算过账:原来用59元套餐,现在换成联通学生卡+8元保号套餐,每月省下30块,一年能多买两双球鞋。
五、到底值不值得办?
适合这三类人:
1. 每天刷视频超2小时的追剧党(记得连WiFi)
2. 经常在校园内活动的学生(出校记得备点通用流量)
3. 双卡手机用户(主卡保号,副卡专门上网)
不过要提醒一句,在食堂、图书馆这些人多的地方,下午五六点网速会变慢,这时候还是连校园网更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