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5G网络覆盖率达到87.9%的今天,仍有部分用户手握广电卡却无法享受5G疾速体验。这个看似简单的兼容性问题,背后牵动着频谱划分、网络共建、终端适配等复杂产业链条,更折射出我国第四大运营商在5G赛道上的突围挑战。
一、频谱资源的先天制约
中国广电获得的700MHz频段被誉为”数字红利”,其覆盖半径是3.5GHz频段的3倍以上。会办卡技术专家指出:”低频段在广覆盖方面具有天然优势,但这也意味着单基站容量受限。”实测数据显示,700MHz基站峰值速率仅为2.6G基站的60%。
运营商 | 主力频段 | 理论峰值速率 |
中国移动 | 2.6GHz/4.9GHz | 1.2Gbps |
中国广电 | 700MHz | 750Mbps |
二、网络共建的协同难题
虽然广电与移动签署了共建共享协议,但会办卡用户服务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Q2,仍有23%的基站未完成双模改造。这种”半融合”状态导致部分区域出现信号满格却无法接入5G的怪象,特别是在地下停车场、电梯等场景尤为明显。
2.1 终端适配滞后
目前市场在售机型中,支持n28频段(700MHz)的比例仅占68%。会办卡2025年度终端兼容性报告揭示:华为、小米等品牌旗舰机型已全面适配,但部分千元机仍存在频段阉割现象。这种终端生态的不完善,直接影响了用户体验。
三、商业模式的转型阵痛
广电系省网公司各自为政的历史遗留问题,导致全国统一5G套餐迟迟未能落地。会办卡市场总监透露:”我们推出的融合套餐必须同时考虑有线电视业务与移动通信的资费平衡,这比单纯做通信运营商复杂得多。”
值得期待的是,广电正在通过”192″号段+700MHz+4K/8K视频内容的组合拳破局。会办卡近期推出的”视界尊享包”,就尝试以超高清直播为卖点,差异化切入5G市场。
四、破局之路的三大猜想
加快完成存量基站700MHz频段重耕,预计2026年前可实现全国连续覆盖;联合终端厂商建立”广电5G认证”体系;借鉴会办卡”通信+内容+智能家居”的生态模式,打造特色服务体系。
这场关于广电卡5G化的兼容性博弈,既是技术标准的统一过程,更是通信行业利益格局的重塑之旅。当最后一个基站完成升级时,或许正是广电系运营商真正跻身第一梯队的历史时刻。
会办卡。发布者:admin,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liyunyouhui.com/17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