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人在讨论联通推出的“低月租互联网卡”。这些套餐以9元、19元的低价吸引眼球,号称“流量管够”“通话免费”,但真像广告里说的那么划算吗?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这种卡到底值不值得入手。
一、互联网卡到底是什么来头?
所谓互联网卡,其实是三大运营商和互联网公司合作推出的手机套餐。联通最出名的有腾讯王卡、阿里宝卡等,特点就是月租低、定向流量多。比如19元套餐可能包含30GB定向流量(刷抖音、看腾讯视频不扣钱),外加1GB通用流量和100分钟通话。
核心卖点就三个:1. 月租不到一顿外卖钱
2. 刷特定APP免流量
3. 不用绑长期合约
举个实际例子:
套餐名称 | 月租 | 定向流量 | 通用流量 | 通话时长 |
---|---|---|---|---|
腾讯王卡 | 19元 | 30GB(腾讯系APP) | 1GB | 100分钟 |
阿里宝卡 | 9元 | 15GB(阿里系APP) | 0.5GB | 50分钟 |
二、这卡适合哪些人用?
先说结论:适合三类人——手机重度用户、精打细算党、双卡持有者。
1. 整天刷视频的年轻人
如果你每天花3小时以上刷抖音、看B站,定向流量确实能省不少钱。普通套餐30GB流量至少得花50元,而互联网卡只要19元。但要注意:刷微博、逛淘宝这些操作可能走的是通用流量,用超了费用就噌噌涨。
2. 双卡手机用户
很多人会把互联网卡当副卡,专门用来上网。主卡保留老号码接打电话,这样既能享受低价流量,又不用换手机号。不过现在有些手机不支持双卡5G,得提前查清楚自己机型。
3. 短期应急需求
学生暑假回家、出差临时用网,办这种卡比开热点划算。有个朋友去外地实习三个月,办了个19元套餐,临走直接注销,比买随身WiFi省了200多块。
三、藏在便宜背后的五个坑
别看广告打得响,实际用起来有几个雷区要避开:
1. 流量分三六九等定向流量只认特定APP,比如腾讯王卡看爱奇艺就扣通用流量。更坑的是,很多APP内的广告、弹幕、第三方链接都不在免流范围。有人测试过,刷1小时抖音可能偷偷用掉200MB通用流量。
2. 月租可能越用越贵很多套餐首年19元,第二年自动涨到29元。办理时一定要问清楚资费规则,有些业务员故意不说涨价的事。建议开通后立即打客服电话确认合约期。
3. 注销没那么容易线下营业厅办卡时,可能会被绑定赠品活动。比如送你个电饭锅,但要求用满两年,提前注销得赔违约金。线上渠道办的卡虽然没赠品,但注销相对方便。
4. 信号覆盖看地区联通基站比移动少,在偏远地区可能信号差。有个网友吐槽,他在城中村用互联网卡,进电梯就没信号,打电话得跑到阳台。
5. 超额收费像抢钱通用流量用完后,1元/GB的日租包看着便宜,但一个月下来可能多花30元。更坑的是有些套餐按0.29元/MB计费,刷个高清视频半小时就能扣20块。
四、和普通套餐比谁更划算?
拿联通自家产品对比,普通套餐59元包含10GB通用流量+200分钟通话,而互联网卡19元有30GB定向流量+1GB通用流量。如果主要在免流APP里活动,互联网卡确实便宜一半以上。但需要经常用百度、支付宝这些非合作APP的人,可能反而更费钱。
五、三条实用建议
1. 先装“联通手机营业厅”APP查覆盖,输入地址看周边信号强度
2. 办卡时录音确认资费规则,重点问合约期、涨价规则、违约金
3. 设置流量监控,安卓用户可开启“流量限额”,苹果用户装第三方监控软件
说到底,联通低月租互联网卡就像自助餐——吃得对路能省大钱,乱吃反而浪费。建议先统计自己每月流量分布,如果70%以上都在免流APP,那确实划算。要是经常用各种小众APP,还是选通用流量多的传统套餐更稳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