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月租副卡涨价了吗?用户反响如何?

2024年底开始,中国联通副卡资费调整在全国范围内引发持续性争议。多位用户反映,原本承诺免费或低月租的副卡突然开始扣费,涨幅从5元到50元不等。这场由资费调整引发的维权潮,暴露出通信服务合同中长期存在

2024年底开始,中国联通副卡资费调整在全国范围内引发持续性争议。多位用户反映,原本承诺免费或低月租的副卡突然开始扣费,涨幅从5元到50元不等。这场由资费调整引发的维权潮,暴露出通信服务合同中长期存在的告知缺陷和扣费机制漏洞。

联通月租副卡涨价了吗?用户反响如何?

一、副卡涨价的时间线与波及范围

资费调整分为三个阶段:

2022年局部试点:辽宁、山东等地部分套餐副卡月租从5元涨至10元,当时通过短信通知用户但未引发大规模投诉。

2024年12月全国推广:冰激凌套餐、宽带捆绑套餐等主流产品副卡统一调整为10元/月,1300元以上宽带套餐的免费副卡政策同步取消。

2025年3月系统升级:新增境外流量定位判定功能,有用户反映未出国却被扣取国际漫游费,该问题在沿海地区尤为突出。

套餐类型原月租现月租
冰激凌基础版5元10元
千兆宽带套餐免费10元

二、用户投诉的三大核心问题

1. 未经确认的自动扣费

河北用户王女士的副卡在16个月内被扣除未授权流量包费用,累计金额达1536元。类似案例显示,部分增值服务开通时仅需副卡短信验证,主卡持有人无法拦截。

2. 口头承诺与合同不符

沈阳某营业厅在2024年11月仍以"首张副卡永久免费"吸引用户办理129元套餐,实际次月即开始扣费。这种营销话术与书面合同条款的矛盾已成投诉重灾区。

3. 境外费用判定争议

珠海用户李先生2025年2月手机全程处于关机状态,仍被扣除287元"港澳台漫游费"。联通后台定位数据显示其设备曾在澳门接入网络,但用户护照记录显示当月无出境行为。

三、运营商的解释与应对措施

面对大量投诉,联通官方给出两种解释口径:对于普通月租上涨解释为"优惠活动到期",涉及境外费用的则归因于"基站信号漂移"。在具体处理方案上,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

• 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提供6-12个月月租减免
• 二三线城市:多数以赠送10GB流量作为补偿
• 争议较大案例:要求用户签署保密协议后全额退款

四、维权成功率与法律争议

据第三方投诉平台统计,2025年1-3月副卡相关投诉处理结果呈现明显分化:

成功案例(约占63%):主要通过工信部12300渠道申诉,平均维权周期17天,最高获赔金额为异常扣费总额的3倍。

失败案例(约占37%):多因用户无法提供业务办理时的录音证据,或签署过带有"资费可能调整"条款的电子合同。

法律界人士指出,运营商单方面变更合同关键条款涉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六条。已有消费者准备发起集体诉讼,主张"月租费属于合同主要条款,调整需经双方协商"。

五、普通用户的应对建议

1. 立即核查账单:登录联通APP查看"增值业务费"明细,重点排查副卡开通的陌生服务项目
2. 多渠道证据保全:对线下办理的套餐,要求出具加盖公章的资费说明;线上办理的需保存聊天记录
3. 阶梯式投诉:先通过10015投诉,7个工作日内未解决立即向工信部提交书面申诉
4. 费用争议期间:建议关闭副卡自动缴费功能,避免争议费用滚动累积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