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月租费为何如此昂贵?你知道原因吗?

每次收到手机账单时,不少人会对着“月租费”一栏皱起眉头。尤其是中国联通的用户,常有人抱怨:“同样是打电话上网,联通的月租费怎么总感觉比其他运营商贵一截?”这种疑问背后,其实藏着通信行业复杂的成本结构、

每次收到手机账单时,不少人会对着“月租费”一栏皱起眉头。尤其是中国联通的用户,常有人抱怨:“同样是打电话上网,联通的月租费怎么总感觉比其他运营商贵一截?”这种疑问背后,其实藏着通信行业复杂的成本结构、市场策略和技术投入。

联通月租费为何如此昂贵?你知道原因吗?

一、基础设施的“硬成本”有多烧钱

要理解月租费的定价逻辑,得先看看运营商的钱都花在哪了。以联通为例,2022年财报显示,其全年资本开支达到742亿元,其中近六成砸向了5G网络建设。

基站维护就像“无底洞”

一个4G基站的年维护成本约8万元,5G基站更是飙升到12万元以上。全国范围内,联通运营着超过100万个基站,单这一项每年就要烧掉数百亿。特别是在偏远地区,可能方圆几十公里就几十个用户,但基站照样得24小时运转。

项目4G基站5G基站
单站建设成本25万元45万元
年耗电量3万度7万度

频谱拍卖掏空家底

2020年5G频谱拍卖中,三大运营商合计掏出超过1400亿元。联通虽然比移动少花了些,但700MHz黄金频段的获取依然让其背上了沉重的资金压力。这些钱最终都会分摊到套餐成本里。

二、套餐设计的“小心机”

仔细观察联通的资费体系,会发现其定价策略暗藏玄机。主打高端市场的冰激凌套餐,月租普遍在199元以上,比同类竞品高出约15%。

捆绑销售抬高门槛

不少高月租套餐都强制绑定宽带、IPTV等服务。例如北京地区某299元套餐,包含1000分钟通话+120GB流量+1000M宽带,表面看着划算,但对只需要手机服务的用户来说,相当于为用不着的宽带多掏了80元/月。

定向流量里的猫腻

运营商力推的定向免流服务(如腾讯系应用免流),实际上倒逼用户选择更高档套餐。数据显示,使用定向流量包的用户,月均消费比普通用户高出23%。

三、5G转型的代价

截至2023年6月,我国5G基站总数达293.7万个,其中联通承建约三分之一。这场技术革命带来的不只有网速提升,还有实实在在的成本压力。

设备折旧吞噬利润

5G基站的折旧周期通常为7年,按当前建设速度计算,联通每年需要计提的折旧费用超过200亿元。这部分刚性支出必须通过套餐收入来覆盖。

套餐升级的隐性成本

为了推广5G,运营商普遍采取“4G套餐逐步下架”的策略。北京某营业厅工作人员透露:“现在新办卡用户只能选5G套餐,最低档月租比原来的4G套餐贵了40元。”

四、破解困局的出路

面对用户对资费的质疑,联通并非没有动作。2023年推出的“惠企套餐”将企业用户月租压到68元/人,但个人市场仍难见实质性降价。

共建共享带来的转机

与广电合作共建700MHz 5G网络后,联通节省了约30%的基站建设成本。但受制于历史债务(截止2022年底负债率达46.3%),成本优势尚未传导到终端资费。

虚拟运营商的分流压力

小米移动、阿里通信等虚拟运营商推出的19元/月低资费套餐,正在抢夺传统运营商的市场份额。不过这类套餐通常限制流量使用区域,在网速和服务质量上也有差距。

说到底,通信资费的高低是技术投入、市场策略、政策监管多方博弈的结果。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关注携号转网优惠、合理搭配流量包、及时参加运营商促销活动,可能是现阶段应对高月租更实际的选择。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