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朋友在朋友圈刷到联通电话卡「免费送会员」的广告,营业厅工作人员上门推销时也总把「不要钱」「白送」挂在嘴边。天上真会掉馅饼吗?咱们用最直白的方式拆解这个活动。
一、活动确实存在但有门槛
联通确实在推「办卡送会员」活动,比如腾讯视频、爱奇艺等平台月卡。但注意这个「送」字有讲究——新用户办理指定套餐才能享受,常见的有两种情况:
1. 月费门槛:最低要办理79元套餐,贵的套餐能选更多平台
2. 合约期限:多数要绑定12个月,提前取消得赔违约金
套餐档次 | 可选会员平台 | 合约期限 |
---|---|---|
79元 | 1个视频平台 | 12个月 |
129元 | 2个视频平台 | 24个月 |
199元 | 视频+音乐+购物 | 24个月 |
二、羊毛出在羊身上的套路
有消费者算过账:假设套餐贵了50元,送个价值30元的会员,实际相当于每月多花20元买服务。更要注意这些隐性操作:
1. 自动续费藏得深
前两个月免费,第三个月开始从话费里扣钱。有用户直到收到欠费短信,才发现每月被扣25元视频会员费。
2. 套餐不能随便改
办了129元套餐送会员,想降回原来的59元套餐?不行!得等合约到期,否则要交手机差价和违约金。
3. 流量分开计算
宣传时说「送30GB追剧流量」,实际上这30GB只能用在指定视频APP,刷抖音、看直播还得用通用流量。
三、真实用户踩过的坑
北京张女士去年办了198元套餐,实际月消费超300元。查账单发现:10元叠加包、3元彩铃费、64元押金分期,这些推销时压根没提。
广州大学生小李更惨:冲着「送两年会员」办卡,结果半年后会员停了。客服说活动规则改成「前6个月免费」,合同里确实有行小字写着「活动解释权归本公司」。
四、防坑指南要记牢
1. 要求看纸质合同:重点看「违约责任」和「有效期」两栏
2. 查话费明细:每月10号后登录联通APP,看有没有「增值业务费」
3. 录音保留证据:电话推销时直接问「是不是要一直用这个套餐」「中途取消赔多少钱」
4. 算清经济账:把多交的套餐费和会员市场价对比,别为30元福利多花50元话费
说到底,运营商不是慈善机构。这些「免费送」本质上是让你花更多钱买不需要的服务。如果真想办,记住这句话:所有没写进合同的承诺,都是耍流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