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手机查话费账单时,突然发现多出一笔莫名其妙的扣款——这已经成为不少联通用户近两年的共同遭遇。从擅自开通的彩铃服务到“被续约”的宽带加速包,从合约期外自动扣费到虚构流量计费,联通的收费乱象正以不同形式侵害着消费者权益。为什么正规运营商会频繁出现这类问题?遇到这种情况该如何有效维权?
一、乱收费背后藏着什么猫腻
1. 员工考核压力下的违规操作营业厅为完成业绩指标,存在擅自为用户开通增值业务的情况。黑龙江用户接到推销电话后,在未明确同意的情况下被开通彩铃服务,9个月后被用户发现时已扣费近90元。类似情况也发生在广东某用户身上,其手机号被连续7个月扣除从未使用过的流量叠加包费用。
2. 系统漏洞成“吞金兽”有用户关闭移动卡上网功能后,仍被收取流量安心包费用。更蹊跷的是,用户手机自带的流量监测功能竟显示“无数据使用记录”。这种情况在2025年4月集中爆发的“95元扣费事件”中尤为明显,数千用户凌晨收到相同金额的扣费短信。
3. 套餐规则的文字游戏部分合约套餐存在诱导性条款。例如某用户办理的“免费路由器”业务,实际暗藏30个月每月10元的隐形费用,取消时反被要求支付违约金。2024年数据显示,73%的投诉涉及套餐到期未提醒导致的自动续费。
二、四步维权法要回血汗钱
第一阶段:直接交涉
立即拨打10010客服电话,要求关闭业务并退费。注意全程录音,若对方推诿,可明确表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我有权主张三倍赔偿。”广东用户通过此方式成功追回60元扣款并获得500元赔偿。
证据类型 | 保存方式 | 有效期 |
---|---|---|
通话录音 | 手机录音/云端备份 | 永久 |
短信记录 | 截图+原始文件 | 运营商保留6个月 |
电子账单 | PDF格式下载 | 建议永久保存 |
第二阶段:行政投诉
如遇推诿,立即登录工信部12300微信公众号提交申诉。需上传扣费截图、业务办理记录、沟通录音三项核心证据。2025年某用户通过该途径,3天内追回304元扣款并获得900元现金赔偿。
第三阶段:法律索赔
当赔偿金额超过500元时,可依据《消法》第55条主张三倍赔偿。重点收集:①连续扣费时长证明 ②业务开通时的诱导话术证据 ③精神损失证明(如因此产生的误工费)。黑龙江用户通过完整举证,成功获得590元超额赔偿。
第四阶段:集体维权
在黑猫投诉平台搜索“联通+私自扣费”关键词,可加入集体投诉队列。2025年4月的“95元扣费事件”中,1700余名用户通过集体举证,最终迫使联通建立专项处理通道。
三、防坑指南:三个必须检查
每月20日登录联通APP,重点查看“已订业务”中的增值服务;套餐到期前1个月要求客服发送书面续约确认;更换手机时立即关闭旧设备的自动支付绑定。有用户因忽略设备绑定,导致淘汰手机仍产生流量费用。
遇到乱扣费不必忍气吞声,更不要觉得“钱少就算了”。从9.9元彩铃费到95元莫名扣款,这些看似零散的小额扣费,每年可能悄悄吞掉用户上千元。记住:每一次成功维权,都是在推动整个行业的规范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