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几乎人人手机不离手,刷视频、打游戏、传文件都离不开流量。面对营业厅里五花八门的流量卡套餐,尤其是联通最近热推的26元档流量卡,很多人直接看懵——到底怎么选才不会吃亏?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讲清楚。
一、先搞明白自己需要多少流量
别急着看套餐价格,先打开手机设置里的流量统计。安卓手机在「设置-网络和互联网-数据使用」,苹果手机在「设置-蜂窝网络」都能查到过去半年的月均用量。注意要看「移动数据」而非WiFi用量,重点看视频类、社交类App的消耗情况。
流量需求自测表:每天刷抖音1小时 | ≈3GB/月 |
微信视频通话30分钟/天 | ≈5GB/月 |
手游《王者荣耀》2局/天 | ≈1.5GB/月 |
二、26元档套餐的隐藏门道
联通目前在推的26元套餐主要有三种类型:
1. 日租型:每天1元享500MB,不用不扣费。适合流量需求波动大的用户,比如周末宅家连WiFi,工作日需要在外跑业务的人群。
2. 月包型:固定30GB全国流量+100分钟通话。注意查看流量是否分通用和定向,有些套餐会把20GB划给特定视频App。
3. 合约型:首年26元/月,次年恢复原价。务必确认合约期是12个月还是24个月,提前解约可能有违约金。
三、四个必查关键点
1. 覆盖地图实测:在微信搜索「中国联通覆盖地图」,输入常活动的地址查4G/5G信号强度。别光看宣传的「全国覆盖」,有些地下停车场、电梯里可能没信号。
2. 达量限速陷阱:很多套餐写着「不限量」,但用小字标注「40GB后限速1Mbps」。1Mbps的网速连微信发图片都卡,建议选择明确标明「不限速」的套餐。
3. 结转规则:月底没用完的流量,有的套餐能顺延1个月,有的直接清零。经常出差的人建议选可结转的套餐。
4. 副卡共享:如果给家人办副卡,要确认主副卡是否共享流量池。有些套餐副卡月租5元/张,但共享主卡全部流量。
四、三个真实使用场景对比
上班族小李:每天通勤刷剧2小时,午休打游戏,月均流量消耗25GB。建议选择月包型套餐,额外加购10元10GB的流量加油包。
大学生小王:主要在校园用WiFi,周末外出逛街需要临时流量。日租型套餐更划算,每月实际支出约15元。
外卖骑手老张:全天在外跑单,导航软件持续在线。需要办理不限速套餐,同时确认工作区域的网络信号强度。
五、避坑指南
1. 警惕「免费体验3个月」活动,到期后会自动续订高价套餐
2. 线下办理时要求工作人员手写注明套餐细则,避免口头承诺不兑现
3. 携号转网用户要确认原套餐是否已到期,避免产生双重扣费
选流量卡就像买鞋,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建议先办个短期体验套餐,用满一个月再决定是否转长期合约。记住,没有最好的套餐,只有最适合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