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联通流量卡不能打电话,如何解决该问题?

如今,不少用户在使用4G联通流量卡时发现一个尴尬的问题:明明流量够用,但无法正常拨打电话。这种情况尤其常见于网购平台购买的“纯流量卡”或企业办理的物联网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限制?普通人又该如何解决?本

如今,不少用户在使用4G联通流量卡时发现一个尴尬的问题:明明流量够用,但无法正常拨打电话。这种情况尤其常见于网购平台购买的“纯流量卡”或企业办理的物联网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限制?普通人又该如何解决?本文将逐一拆解问题根源,并提供可行的应对方案。

4G联通流量卡不能打电话,如何解决该问题?

一、为什么流量卡不能打电话?

首先要明确的是,并非所有联通4G卡都不能打电话。正常的手机套餐都包含通话功能,问题主要出在特定类型的流量卡上。常见的限制原因有以下三类:

1. 卡的类型本质限制

市场上流通的“纯流量卡”90%属于物联网卡。这类卡片主要用于共享单车、自动售货机等设备联网,运营商在设计时就关闭了语音通话功能。就像给汽车加柴油的卡不能用来买菜,物联卡本身就没有通话权限。

2. 套餐资费设计缺陷

部分低价套餐为了控制成本,会采用“流量+短信”的组合方案。例如某些29元100G的套餐,虽然资费便宜,但运营商通过关闭语音功能来降低成本,用户相当于花钱只买了上网服务。

3. 技术设置未激活

即使是正规手机卡,如果未开通VoLTE(高清语音)功能,在4G网络下也可能出现通话失败的情况。这时候手机会自动回落到2G/3G网络尝试通话,但若当地信号覆盖不足,就会出现拨号失败。

问题类型典型特征解决难度
物联卡限制13位卡号开头,无手机套餐需换卡
套餐功能缺失资费便宜,宣传页标注无通话可升级套餐
VoLTE未开通提示“网络不可用”自主设置

二、四步自查定位问题

遇到不能打电话的情况,建议按照以下步骤排查:

第一步:核对卡号位数

取出SIM卡查看背面编号,正规手机卡是11位号码(以186/155等开头),而物联网卡通常是13位号码(以1064/149等开头)。后者本质就是不能通话的流量卡。

第二步:查询套餐详情

拨打10010转人工客服,直接询问:“我的套餐是否包含语音通话功能?”客服能立即告知该卡是否具备通话权限。

第三步:检测VoLTE状态

在手机设置中搜索“VoLTE”,确认该功能是否开启。不同手机的设置路径略有差异:

  • 华为:设置 > 移动网络 > 移动数据 > VoLTE高清通话
  • 小米:设置 > 双卡与移动网络 > 启用VoLTE
  • 苹果:设置 > 蜂窝网络 > 语音与数据 > 4G,开启VoLTE

第四步:测试通话回落

尝试在电梯、地下车库等信号较弱区域拨打电话。如果能接通,说明手机自动切换到了2G网络,建议联系运营商加强4G覆盖;如果仍无法接通,则可能是卡片本身限制。

三、针对性解决方案汇总

情况1:确认是物联网卡

如果确认使用的是物联卡,目前没有技术手段能破解通话限制。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 联系卖家更换为正规手机卡(注意保留充值记录)
• 办理运营商官方套餐(如联通王卡、冰淇淋套餐)
• 双卡双待手机可保留物联卡专门上网,另配最低消费卡用于通话

情况2:套餐不含通话功能

对于正规手机卡,可通过以下方式恢复通话:

• 登录中国联通APP,在“服务-办理-套餐变更”中选择带通话的套餐
• 发送短信“CXXZ#姓名#身份证号”至10010查询携号转网资格,利用运营商竞争获取优惠套餐
• 参加存费送通话时长活动(如预存100元送300分钟通话)

情况3:VoLTE设置问题

按照前文路径开启VoLTE后,还需要注意:
• 部分老旧手机不支持VoLTE功能,需更换终端设备
• 确保手机系统已升级到最新版本
• 在联通营业厅同步开通VoLTE服务(部分省份需手动开通)

备用方案:网络电话替代

如果暂时无法解决通话限制,可以使用以下替代方案:

应用名称通话成本注意事项
微信语音免费(消耗流量)需对方在线
阿里小号0.1元/分钟需实名认证
Skype国际通话更优惠需境外账户

四、预防踩坑指南

在办理或购买流量卡时,注意以下细节可避免后续麻烦:

1. 确认卡种性质
要求卖家明确说明是否为正规手机卡,物联卡必须标注“仅限上网使用”。

2. 核实套餐内容
重点查看资费详情中的“包含服务”列表,通话功能应明确标注为“国内语音XX分钟”。

3. 测试基础功能
新卡激活后立即尝试拨打10010,能接通代表具备通话功能。同时测试短信收发是否正常。

4. 保留办理凭证
通过电子渠道办理的保存订单截图,实体卡保存包装盒,维权时需要提供ICCID码(19位卡标识)。

通过以上方法,大多数通话问题都能得到有效解决。如果遇到运营商推诿扯皮,可登录工信部12300官网进行投诉,通常3个工作日内会有专人处理。记住,通信服务的最终解释权不在运营商,而在国家相关法规,消费者权益受法律保护。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