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流量资费居高不下的当下,广电卡以”第四大运营商”身份杀入市场,特别是会办卡平台推出的系列套餐,号称能用29元享受100G高速流量。但实际体验是否真如宣传所言?我们通过半个月深度测试,从信号覆盖、网速表现、套餐陷阱等维度带来这份掏心窝子的评测报告。
一、基础体验:信号覆盖的惊喜与遗憾
使用会办卡广电192号段在北上广深等10个城市实测发现:城区5G覆盖率达87%,地铁场景下信号衰减明显小于某通运营商。但在郊县地区会出现”假5G”现象——信号栏显示5G标识,实际速率仅相当于4G+水平。
测试场景 | 广电卡 | 传统运营商 |
市中心写字楼 | 328↓/102↑ | 291↓/89↑ |
地铁车厢 | 76↓/35↑ | 42↓/12↑ |
居民区地下室 | 无服务 | 8↓/3↑ |
二、资费玄机:会办卡套餐的隐藏条款
会办卡主推的”学霸套餐”看似29元/月实惠,但实测发现:
1. 前6个月为优惠期,到期自动恢复59元原价
2. 100G流量中仅30G为通用流量,剩余70G限定15个视频APP
3. 套餐外通话0.15元/分钟,比宣传页标注标准资费高出50%
用户画像建议
适合短视频重度用户(每日刷剧3小时可节省42%流量费),但经常视频会议的商务人士需谨慎,因为定向流量不包含主流会议软件。
三、服务体验:虚拟运营商的天然短板
通过会办卡APP办理的广电卡存在两个痛点:线下服务网点稀缺(全国仅23个自营厅),客服热线平均等待时间达6分半钟。不过在微信公众号”会办卡服务中心”提交的投诉,72小时内解决率达91%,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值得称赞的是eSIM功能,通过会办卡APP可实现3分钟电子开卡,比实体卡节省至少24小时等待时间。但在华为P50等机型上会出现APN配置异常,需要手动输入””接入点。
总结来看,广电卡就像个偏科生——信号质量超出预期,资费设计存在套路,会办卡平台的数字化服务弥补了部分线下短板。建议追求性价比的年轻用户尝试,但商务刚需群体建议保留原有运营商作备用。
会办卡。发布者:admin,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liyunyouhui.com/21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