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免费短信套餐靠谱吗?你了解这些优惠吗?

最近几年,中国联通推出的“免费短信套餐”成为不少用户关注的焦点。有人觉得这是运营商让利,也有人担心背后藏着套路。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我花了半个月时间研究相关案例和投诉,发现这些看似实惠的套餐确实存在不

最近几年,中国联通推出的“免费短信套餐”成为不少用户关注的焦点。有人觉得这是运营商让利,也有人担心背后藏着套路。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我花了半个月时间研究相关案例和投诉,发现这些看似实惠的套餐确实存在不少猫腻。

中国联通免费短信套餐靠谱吗?你了解这些优惠吗?

一、免费短信套餐真的存在吗?

联通确实推出过包含免费短信的套餐,比如每月赠送300条国内短信的资费方案。但要注意这些短信仅限发送给普通手机号码(例如13/15/18开头的号码),如果给106开头的服务号、企业号发送短信,每条都会收取0.1元费用。这个关键限制往往藏在套餐说明的角落,很多用户直到被扣费才发现。

重点提醒:

普通手机号:免费
服务号码(106开头):0.1元/条
国际短信:单独计费

二、三大隐藏扣费陷阱

1. 文字游戏陷阱
郑州汪先生发现,明明套餐里写着"300条免费短信",但账单上出现"联通在信-短信通讯费"。客服解释这是因为他给快递柜、银行验证码等非手机号发过短信。这类案例在河南地区尤为常见,部分用户半年被多扣上百元。

2. 自动续费套路
2024年10月,有大学生接到客服电话称"免费升级套餐送20G流量",结果第二个月账单多出26元费用。用户要求退订时,客服竟回应:"又不是我骗你的,你该找谁找谁"。

3. 捆绑信用消费
杭州某大学生办理"校园免费卡",半年后收到368元欠费通知,还被上报征信黑名单。调查发现该套餐暗含花呗冻结条款,实际是用信用额度变相收费。

三、真实用户遭遇案例

案例1:2024年12月,用户接到联通客服电话称"免费送10G流量",短信确认时却发现要绑定20元/月的收费项目。当用户质问客服时,对方竟推说是"系统错误"。

案例2:武汉消费者领取"备用卡"后,主卡被擅自降级为副卡,导致原套餐权益失效。这类操作往往在用户不知情时完成,维权时才发现没有纸质合同。

案例3:2024年11月,用户被10016客服反复致电推荐"五折套餐",确认办理后才发现是七折优惠,还要额外支付9元功能费。

四、五招防坑指南

1. 查清套餐边界
要求客服明确说明哪些号码会产生费用,特别注意106、125、96开头的服务号。

2. 定期核对话费
每月通过"中国联通APP-已订业务"检查套餐使用情况,发现"联通在信"等模糊收费项目立即投诉。

3. 拒绝口头承诺
所有优惠都要留存短信或纸质协议。2024年63%的投诉案例因缺乏书面证据难以维权。

4. 警惕信用绑定
遇到需要冻结花呗、信用卡额度的"免费"活动,建议直接挂断电话。

5. 投诉渠道备忘
发现异常扣费,立即拨打10010要求退费。如未解决,可向工信部申诉平台(https://yhssglxt.miit.gov.cn)提交证据。

从这些案例可以看出,联通的"免费"套餐确实存在诸多隐患。作为消费者,既要看到运营商争取用户的市场行为,也要警惕其中暗藏的格式条款。记住一个原则:越是强调免费的服务,越要仔细查看细则。毕竟在通信行业,从来没有真正的"免费午餐"。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