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中山市民反映,电信套餐的流量不够用,尤其是一些大流量需求的用户,经常在月底前就收到“流量不足”的提醒。这种情况下,很多人开始考虑转投其他运营商,比如联通。那么,联通的套餐和服务到底能不能满足中山用户的需求?下面咱们就掰开揉碎聊一聊。
一、中山电信流量不足的原因
先说电信的问题。根据用户反馈,电信流量不够用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套餐设计不合理、5G网络覆盖不均、用户基数增长过快。
电信的流量套餐普遍存在“前松后紧”的情况。比如某款热门套餐,前10GB是高速流量,但超过后直接降速到1Mbps,刷个短视频都卡顿。中山部分区域的5G基站建设滞后,用户虽然买了5G套餐,实际用的还是4G网络,无形中增加了流量消耗速度。电信用户近两年增长明显,尤其在城区,高峰期基站负载过高,导致网速变慢,用户被迫消耗更多流量等待内容加载。
用户投诉数据对比(2023年上半年)运营商 | 流量相关投诉量 | 主要问题 |
---|---|---|
中山电信 | 1278件 | 降速过早、信号不稳定 |
中山联通 | 692件 | 偏远地区覆盖不足 |
二、联通的网络实力够不够硬?
1. 基站覆盖对比
截至2023年6月,联通在中山的4G基站总数达到5800个,5G基站约2100个。相比电信的6300个4G基站和2400个5G基站,数量差距在10%左右。实际测试显示,在城区核心地段,两家网速相差不大,但到了镇区交界处,电信的4G信号稳定性略胜一筹。
2. 流量套餐设计
联通的套餐有两个杀手锏:流量给得多、灵活度更高。比如其主推的“王卡”系列,69元套餐包含60GB通用流量+30GB定向流量,比电信同价位套餐多出20GB。更重要的是,联通允许用户把当月未用完的流量结转至下个月,这对流量波动大的用户非常实用。
3. 服务质量实测
我们做了个实地测试:在中山石岐区、火炬开发区、三乡镇三个地点,用相同价位的电信和联通卡连续刷视频1小时。结果显示,联通卡平均消耗流量1.2GB,电信卡则达到1.5GB。差异主要来自视频加载效率——联通在网速稳定的情况下,能更快完成缓冲,减少重复加载的流量浪费。
三、哪些人更适合转用联通?
根据用户画像分析,以下三类人群转换联通性价比最高:
重度视频用户:每天刷短视频超过2小时的用户,联通的定向流量包(如腾讯系、抖音专属流量)能省下30%以上的通用流量。
双卡双待群体:保留电信卡接电话,上网流量交给联通卡,这样既能保证通话质量,又能降低流量成本。
跨市流动人员:联通的全国流量包不分区域,对于经常往返广佛珠三角的用户更友好。
四、潜在风险不能忽视
转用联通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
1. 部分老旧小区室内信号较弱,建议先办理短期体验卡测试
2. 携号转网过程中可能出现2-4小时的服务中断
3. 合约机用户需缴清违约金才能办理转网
中山联通在流量供给和资费灵活性上确实有优势,特别是对流量需求大、活动范围集中的用户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具体要不要转网,还得根据自家小区的信号情况、每月话费结构来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