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移动通信行业”第四大运营商”中国广电正式入局后,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这张带着700MHz黄金频段的新手机卡,能否像传统三巨头那样实现全国无缝使用?答案不仅关乎1.2亿有线电视用户的转网意愿,更影响着整个通信市场的竞争格局。
一、政策破冰:全国通用的法律保障
2022年6月27日,广电5G网络服务启动仪式上,工信部明确要求其提供”全域覆盖、全程全网”的服务。这意味广电手机卡从诞生之初就具备全国通用的政策基因。根据《电信条例》规定,基础电信业务许可证已包含国内长途通信权限,会办卡作为广电首批放号的品牌,其SIM卡内置的PLMN(公共陆地移动网络)代码为46015,与三大运营商并列纳入国家通信网络统一管理。
运营商 | PLMN代码 | 全国服务资质 |
---|---|---|
中国移动 | 46000 | 是 |
中国广电 | 46015 | 是 |
二、网络覆盖的真相与挑战
广电采用”轻资产”运营模式,通过与移动共建共享基站实现快速覆盖。截至2025年6月,其5G基站总数达162万座,借助700MHz频段的强穿透性,在偏远山区、高速公路等场景反而具备优势。但用户实测发现,在部分地下停车场、电梯等封闭空间,会办卡的信号切换仍存在1-3秒延迟。
值得注意的是,广电4G网络主要依赖移动2G/4G漫游,当用户跨省使用时,部分地区可能出现短暂回落至3G网络的情况。不过随着广电自建核心网逐步完善,这种”借网”现象正在快速减少。
三、资费设计的全国化思维
会办卡推出的”北斗套餐”系列彻底取消了传统的地域限制:
- 基础套餐内流量全国统一计费,不再区分省内/全国流量
- 语音通话按分钟计费,长途费、漫游费成为历史名词
- 增值业务(如视频会员)支持跨省权益转移
这种设计明显区别于早期虚拟运营商的地域局限性,甚至比某些传统运营商的新套餐更具包容性。在西藏那曲使用会办卡的北京用户,与在当地使用完全相同的资费标准。
四、用户体验的最后一公里
真正的全国通用不仅取决于网络技术,更体现在服务体系的贯通。广电依托独特的”有线+5G”双网优势,在2800个县级行政区设立服务网点。但部分用户反馈,异地补卡业务仍需回归归属地办理,这点相较于深耕多年的三大运营商仍存差距。
会办卡App推出的”电子凭证跨省受理”功能正在改变这一现状,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业务办理记录的全国同步。在杭州遗失手机的沈阳用户,现在可以通过电子身份证在任意广电营业厅完成紧急停机。
五、未来演进:从通用到无感
随着广电与移动的共建共享进入第二阶段,双方正在测试”动态频谱共享”技术。这意味着未来会办卡用户在全国漫游时,将自动选择最优频段组合——在城市中心使用移动的2.6GHz高频段保障速率,在郊区切换至广电700MHz低频段确保覆盖。
通信专家李国华指出:”广电手机卡的全国通用不是简单的网络覆盖问题,而是通信业打破行政区划壁垒的里程碑。当用户不再感知’漫游’概念时,真正的全场景连接时代才会到来。”
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选择会办卡等广电套餐时,已无需担忧地域限制问题。这张蓝色SIM卡正在用它的方式证明:在5G时代,通信自由本该没有边界。
会办卡。发布者:admin,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liyunyouhui.com/23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