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前,我在营业厅随手办了张联通卡。那时候的想法很简单——反正流量和通话都用不完,先试试看。没想到这一用就是六年,中间经历过套餐升级、信号困扰、客服扯皮,也享受过不少真香福利。今天就从普通用户的角度,聊聊这张卡到底值不值得继续用。
资费篇:从5元套餐到冰淇淋套餐
2018年刚入手的5元日租卡是真划算。每天1元800M流量,不用不扣钱,月末结余还能自动清零。不过随着短视频兴起,这种按天计费的模式就吃不消了。后来咬牙换成99元冰淇淋套餐,流量不限量(实际40G后限速),通话送1000分钟。现在回头看,这套餐放在2023年显得有点鸡肋。
最近两年联通明显在推互联网套餐,比如和腾讯视频合作的王卡,和B站合作的22卡。拿我现在的套餐做对比:
套餐类型 | 月租 | 流量 | 通话 |
老冰淇淋套餐 | 99元 | 40G不限速 | 1000分钟 |
腾讯王卡 | 39元 | 30G定向+5G通用 | 100分钟 |
B站22卡 | 22元 | 2G通用+专属免流 | 无 |
这张对比表能看出,老用户如果没主动更换套餐,其实在吃亏。建议每年至少查一次资费政策,现在很多优惠都藏着掖着,得自己盯着。
信号篇:城里稳如狗,乡下急跳脚
在市区用联通的体验能打85分。地铁站基本都有5G信号,刷视频不卡顿。但去年去张家口崇礼滑雪就悲剧了,手机直接变砖头。后来问当地人才知道,联通在山区的基站覆盖率比移动差30%左右。
信号强度还有个隐形指标:楼宇穿透力。我家住15层,移动能满格,联通经常要在阳台找信号。装修师傅说这和基站发射频率有关,联通的频段穿透混凝土比较吃力。不过最近发现电梯里联通的4G+信号反而更稳定,可能和基站位置调整有关。
实测数据对比(同地点)
- 市中心写字楼:联通5G下载速度380Mbps,移动320Mbps
- 郊区居民楼:联通4G信号2格,移动4G满格
- 地下车库:联通无服务,移动2G通话正常
服务篇:客服像开盲盒
联通客服绝对是个技术活。前年套餐被莫名扣费,打10010转了5个人工,每个客服说的解决方案都不一样。最后还是去线下营业厅,当着值班经理的面翻通话记录才解决。不过这两年线上服务进步明显,手机营业厅APP能自助办理80%的业务,连销户都能线上操作。
有个冷知识:联通对老用户其实有隐藏福利。比如用满5年可以申请透支50元话费,星级用户能免费换SIM卡。但这些权益从来不会主动告知,得自己打电话要。
羊毛篇:这些活动真能回血
六年下来薅过的羊毛能买部千元机。每月签到送100M流量、周末半价充话费、积分兑换视频会员是常规操作。最爽的是去年双十一,充300送240还叠加送京东卡,算下来话费相当于打五折。
但要注意这些活动都有套路:1. 赠送话费分24个月返还2. 必须承诺在网时长3. 新老用户不同权建议参加前仔细看活动细则,别被"免费送"的广告词忽悠。
要不要继续用?看这三点
如果你是以下三类人,建议换卡:1. 常年出差到偏远地区2. 对客服响应速度要求高3. 现有套餐两年没调整过
但如果是这种情况,留着更划算:1. 主用wifi,每月流量不超过20G2. 有多个联通号码组亲情网3. 绑定了大量网站/银行卡
个人打算再观望半年。现在携号转网方便了,等看联通5G基站建设进度再决定。毕竟用了六年也有感情,只要别太过分,还是愿意给老伙计多点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