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不少人选手机套餐时,最关心的就是「这流量和通话全国都能用吗?」尤其是像北京联通这种大城市的套餐,用户经常得去外地出差或旅游,要是套餐出了北京就不好使,那可就麻烦了。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聊北京联通套餐的全国通用问题,把套餐里那些容易踩的坑、要注意的细节都说明白。
一、北京联通套餐分两种:全国版和本地版
首先要搞清楚,北京联通的套餐其实分两大类。一种是带「全国」字样的,比如「5G全国畅享套餐」,另一种是名称里不带「全国」的本地套餐。这两种在使用范围上差得可不少。
全国套餐特点:流量不分本地全国,打电话全国接听免费。比如你办了个30GB的全国套餐,这30GB就算在海南用、在西藏用都行,不会额外扣钱。
本地套餐特点:流量分「省内」和「国内」两档,通常省内流量给得多还便宜。比如某99元套餐写着「20GB省内+5GB全国」,要是在北京用,先用20GB的省内流量;出了北京,就只能用那5GB全国流量,用超了就得按1元/GB收费。
套餐类型 | 流量使用规则 | 通话计费 |
---|---|---|
全国套餐 | 全部流量全国通用 | 全国接听免费 |
本地套餐 | 区分省内/国内流量 | 本地接听免费 |
特别注意:
2021年开始取消国内长途漫游费后,打电话的计费方式变了。现在不管是全国还是本地套餐,在北京给外地号码打电话都按套餐内分钟数计算,不再额外收长途费。但在外地接电话要注意:全国套餐免费接听,本地套餐可能会收0.15元/分钟的漫游费。
二、互联网套餐最划算?小心文字游戏
现在流行的腾讯大王卡、蚂蚁宝卡这些互联网合作套餐,看着月租低流量多,但其实藏着三个坑:
1. 定向流量陷阱:号称「30GB专属流量」,实际只针对特定APP。比如腾讯系套餐刷抖音不计入,看爱奇艺要单独扣钱。要是你平时用手机习惯杂,超出的流量每GB能扣到5块钱。
2. 全国流量「挤牙膏」:很多互联网套餐全国通用流量只给1-3GB,剩下的全是本地流量。出差多的用户可能头两天就把全国流量用完了,后面只能买加油包。
3. 限速阈值低:有些19元套餐写着「不限量」,实际上用满10GB就限速到1Mbps,连刷短视频都卡。这个限速规则在全国各地都生效,不是说回北京就能恢复网速。
三、老用户怎么改套餐最合适
很多用了七八年的老号码,套餐还是过去的「4G本地畅聊版」。这类用户改套餐要特别注意:
步骤一:打10010要求查询「在售全国套餐」,现在最低档是59元/月的5G套餐,包含10GB全国流量+200分钟通话。比老套餐划算的是流量全国通用,但通话分钟数可能少了。
步骤二:如果嫌贵,可以转互联网套餐。比如「哔哩哔哩22卡」,月租22元含2GB全国流量+100分钟通话,刷B站免流量。适合通话少、主要在WiFi环境下用手机的用户。
步骤三:改套餐次月生效,原套餐里的剩余流量不会结转。建议在月底最后三天办理,避免浪费已扣费的服务。
重要提醒:
参加过「预存话费送手机」活动的用户,改套餐可能导致违约。有个案例:王女士把128元的合约套餐改成59元套餐,结果被要求补交800元违约金。改套餐前务必确认自己有没有签过协议!
四、这些情况不算「全国通用」
就算办的是全国套餐,遇到这些特殊情况照样可能多花钱:
1. 国际及港澳台地区:在香港用流量,就算没出大陆范围,也会按国际漫游收费。北京联通用户去港澳前,建议单独买「港澳台流量包」,三天不限量的大约68元。
2. 偏远地区:在西藏那曲、新疆喀什等地的无人区,可能只有中国电信的信号。这时候手机会自动切换网络,产生的「异网漫游」费用每小时能扣20元。
3. 共享热点:有些套餐规定「共享热点使用流量不计入套餐」,特别是在外地用手机给笔记本开热点,可能触发单独计费规则。
总结来说,北京联通套餐的全国通用性关键看三点:套餐名称带不带「全国」、流量明细是否区分地域、通话接听是否全国免费。经常出差的商务人士建议直接选全国套餐,虽然月租贵点但省心;主要在北京市内活动的用户,选本地套餐性价比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