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身边不少朋友都在讨论厚街联通推出的流量卡,有人说它“便宜大碗”,也有人吐槽“信号时好时坏”。为了搞清楚这卡到底值不值得办,我专门花了一个月时间实测,从套餐内容、网速表现到售后服务做了全面体验。下面就把真实情况掰开揉碎讲清楚。
一、套餐内容藏了哪些门道?
厚街联通流量卡主推39元和59元两档套餐。39元套餐包含30GB通用流量+20GB定向流量(支持抖音、微信等12个APP),59元套餐直接给到60GB通用流量。乍看比市面常见的“100GB套餐”少,但要注意很多低价套餐会把夜间流量、定向流量凑数——这点联通倒是实打实给的全天候通用流量。
表格对比三大运营商同价位套餐(月租39元档)运营商 | 通用流量 | 定向流量 | 通话时长 |
---|---|---|---|
厚街联通 | 30GB | 20GB | 100分钟 |
某移动套餐 | 15GB | 30GB(含8GB夜间) | 200分钟 |
特别注意:
1. 定向流量清单每月可能调整,建议开通前在官方渠道确认
2. 流量月底清零不结转,超量后按5元/GB收费
3. 首月资费按天折算,第二个月起恢复原价
二、实测网速够用吗?
在厚街镇中心用Speedtest测速,5G网络下下载速度稳定在280-320Mbps,上传约60Mbps。这个水平看4K视频足够流畅,但玩《王者荣耀》时出现过3次200ms以上的高延迟,可能与基站负载有关。
转到地铁站测试时(鸿福路站),信号从5G掉到4G,下载速度降到50Mbps左右。最意外的是在城中村自建房,朋友家二楼卧室直接显示“无服务”,需要走到阳台才能接收到信号,这点确实影响体验。
三、办理过程遇到哪些坑?
线下营业厅办理需要预存100元话费,但店员不会主动告知这100元是分10个月返还。线上申请虽然方便,但必须上传身份证正反面+活体认证,审核通过后还要等快递员上门激活——整个过程耗时3天,着急用卡的朋友要提前规划。
四、适合哪些人办理?
推荐人群:
1. 每月流量消耗在20-50GB的中度用户
2. 主要在城区活动的上班族
3. 需要保号的老用户(可携号转网)
劝退人群:
1. 经常出差到偏远地区的
2. 对游戏延迟敏感的电竞玩家
3. 租房信号差的城中村住户
五、对比其他运营商优势在哪?
相比移动、电信的同价位套餐,厚街联通的核心优势是通用流量多,特别是59元60GB的配置,实测刷半个月短视频都没用完。但劣势也很明显:线下营业厅数量少,遇到信号问题只能打10010客服,处理周期普遍要24-48小时。
总结建议
如果你生活在厚街主城区,每月流量需求大且不追求极致游戏体验,这个套餐性价比确实能打。但要是经常往城中村、地下室这些地方跑,建议还是优先考虑信号覆盖更广的运营商。最后提醒大家,任何套餐都要看清合约期和违约金条款,别被“首月0元”之类的宣传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