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家庭宽带需求从"能用"向"好用"转变,四川广电启动的宽带网络改造项目备受关注。作为传统广电运营商向综合信息服务商转型的关键举措,这项改造不仅关乎千万用户的网络体验,更直接影响着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的竞争力。
一、网络基础设施的全面升级
在绵阳某老小区,施工队正在更换已服役8年的同轴电缆。"原来的线路就像乡村公路,现在要建成高速公路。"项目经理指着新铺设的GPON光纤解释道。这种从铜缆到光纤的转变,标志着改造工程的核心突破——用光纤到户(FTTH)替代传统HFC混合组网。
网络架构优化的三大着力点:- 主干网络:部署100G OTN传输平台,相当于把四车道拓宽为十车道
- 接入层:采用XG-PON技术,单端口支持10G下行速率
- 终端设备:全面升级支持Wi-Fi 6的光猫,解决"最后10米"的无线瓶颈
改造项目 | 旧方案 | 新方案 |
---|---|---|
传输介质 | 同轴电缆 | 单模光纤 |
接入技术 | DOCSIS 3.0 | XG-PON |
二、用户体验的立体化提升
在成都试点区域,用户王女士发现晚间追剧不再卡顿:"以前8点档就像参加网络抽奖,现在4K视频随便拖进度条。"这背后是QoS保障机制的升级——通过部署智能流量调度系统,对视频、游戏、下载等业务进行分级保障。
服务响应速度的提升同样明显。通过建立"省-市-网格"三级运维体系,结合AI故障预判,维修工单平均处理时间从48小时压缩至6小时。在自贡,智能客服机器人已能解决70%的常见问题,人工坐席专注处理复杂故障。
三、智能运维带来的质变
改造后的网络就像装上"体检仪",全省部署的3万个智能探针实时监测网络状态。达州某小区曾出现光功率异常波动,系统提前12小时预警,运维人员在用户感知前就完成线路修复。
这套智能运维系统具备三大核心能力:
- 网络自愈:光链路中断时自动切换备用路由
- 质量画像:生成每个用户的上网质量报告
- 容量预测:根据使用趋势提前扩容关键节点
未来发展的关键布局
当前改造已实现城区千兆覆盖率85%,下一步将向乡镇延伸。在乐山试点的新型"光纤+5G"双千兆套餐,让农户通过广电网络也能玩转直播带货。随着8K超高清、云游戏等新业务落地,这张升级后的网络正成为数字生活的坚实底座。
改造工程带来的不仅是网速数字的变化。从用户投诉量下降35%,到4K超高清用户增长200%,这些数据印证着网络质量的实质性提升。当"看电视"变成"用电视",广电宽带的转型之路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