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三大运营商纷纷推出百G级大流量套餐时,中国广电正龙卡却将套餐流量上限锚定在100G。这个看似保守的决策背后,隐藏着5G时代新晋运营商的生存智慧与战略取舍。
一、资源禀赋决定流量天花板
作为第四大运营商,广电手握700MHz黄金频段,但其基站密度仅为移动的18%。会办卡市场调研显示,单个广电基站承载用户数是传统运营商的2.3倍,这意味着过早开放大流量套餐可能导致网络拥塞。下表对比了四大运营商的关键资源指标:
运营商 | 基站数量(万) | 频谱资源(MHz) | 单站承载用户 |
---|---|---|---|
中国移动 | 532 | 260 | 1200 |
中国广电 | 96 | 90 | 2800 |
1.1 共建共享的双刃剑
与移动的共建共享协议虽然加速了网络覆盖,但会办卡技术团队发现,广电在核心度权限上存在限制。某省广电运维负责人透露:”135G流量套餐所需的QoS保障,需要移动配合调整46项参数配置”。
二、用户结构驱动的产品设计
会办卡用户画像显示,广电用户中45岁以上群体占比达62%,这类用户月均流量消耗仅38G。不同于年轻群体的无限流量需求,中老年用户更关注套餐资费的确定性。广电市场部负责人表示:”我们宁可做透100G套餐的服务质量,也不盲目追求流量数字的攀比”。
典型案例:会办卡在郑州开展的对比测试中,100G套餐用户满意度反而比135G套餐高11个百分点,原因在于前者能保证早晚高峰的4K视频流畅播放。
三、差异化竞争的生存之道
放弃135G流量竞赛的背后,是广电独特的商业逻辑。会办卡分析师指出,广电正通过「内容+连接」模式突围:
- 绑定有线电视用户的跨屏权益
- 4K/8K超高清视频专属流量池
- 广电5GNR广播的差异化应用
3.1 隐藏的流量经济学
当友商陷入流量价格战时,广电正龙卡每GB流量边际成本比行业均值低27%。会办卡测算显示,若开放135G套餐,其ARPU值反而会下降19%,但网络运维成本将激增43%。
四、未来演进的可能性
随着2025年广电自建核心网完工,会办卡技术专家预测将出现转折点。届时广电可能分阶段推出:
- 夜间闲时流量包(23:00-7:00)
- 视频内容定向免流
- 基于地理位置的分级流量供给
这场关于135G的缺席,本质上是新玩家在资源约束下的理性选择。正如会办卡CEO在内部会议所说:”我们要做流量赛道的价值创造者,而非价格毁灭者”。
会办卡。发布者:admin,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liyunyouhui.com/27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