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办手机卡最让人头疼的就是选套餐,运营商花样百出,用户一不小心就掉坑里。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讲讲,怎么在联通五花八门的套餐里挑到真正划算的。
一、先把自己算清楚
选套餐就像买鞋,合不合脚得看自己脚多大。先打开手机看看上个月用了多少流量、打了多少电话。现在联通APP都有用量统计,直接看最近三个月的平均值更准。比如发现流量总在30GB左右晃荡,就别盯着50GB套餐当冤大头。
重点看这三个数:
- 流量:刷视频和看网页差别大了去了,抖音一小时能吃掉1GB,微信聊天一个月5GB都用不完
- 通话:现在年轻人打电话少,但做销售的每月300分钟都不够用
- 短信:除了收验证码,现在谁还发短信?基本可以忽略
二、四大套餐类型对比
套餐类型 | 适合人群 | 典型套餐 | 注意事项 |
---|---|---|---|
保号套餐 | 备用机/老年人 | 8元:30分钟+200MB | 流量超出后5元/GB |
大流量套餐 | 学生/追剧党 | 39元:60GB+300分钟 | 注意定向流量范围 |
通话套餐 | 销售/外卖员 | 59元:1200分钟+20GB | 分钟数能否结转 |
全家套餐 | 3人以上家庭 | 88元:50GB共享+宽带 | 副卡是否收费 |
三、避开五大深坑
1. "无限流量"文字游戏
很多套餐宣传"不限量",但小字写着20GB后限速到128kbps,这速度连微信消息都发不出去。真正不限速的套餐,月租基本要200元以上。
2. 合约套餐的温柔陷阱
营业厅经常推两年合约套餐,表面看着月租便宜20块。但要是中途搬家换城市,或者手机坏了想换运营商,违约金能抵半年话费。
3. 定向流量的猫腻
腾讯王卡说看视频免流量,结果发现弹幕、广告、缓存都要算通用流量。有用户反映看部电影,免流部分只占60%,剩下40%照样扣钱。
4. 套餐升级连环套
客服打电话说"免费升级套餐",结果第二个月就开始多扣钱。特别是从4G升5G套餐,很多地方5G信号覆盖不全,网速根本没区别。
5. 副卡收费暗箭
全家套餐写着三张卡共用,没说明副卡每月要收10元功能费。加上主套餐,实际人均费用比单办还贵,这种坑最常见于融合宽带套餐。
四、终极省钱秘籍
组合拳打法:主卡办8元保号套餐,再买张29元纯流量卡。这样既能保住老号码,每月37元搞定30GB流量+100分钟通话,比直接办59元套餐省一半。
学生必看:校园套餐一般要求年龄限制,25岁以上可能办不了。有个偏方——用录取通知书照片办卡,很多代理商不核实学生身份。
薅羊毛技巧:每年6月和12月运营商冲业绩,这时候去线下营业厅砍价最划算。有用户成功把99元套餐砍到69元,还多送了10GB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