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是国家战略的重要一环,而通信基础设施的完善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隐形桥梁”。山西联通推出的美丽乡村套餐,正是瞄准了农村地区通信服务薄弱的痛点,通过技术赋能、资源下沉和模式创新,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从“信号盲区”到“光纤到村”的跨越
过去很多偏远山村连基本的手机信号都难以覆盖,村民打个电话要跑到山头找信号。山西联通实施“村村通光纤”工程,两年内完成全省2800余个行政村的光纤网络覆盖,网速从原先的2G直接跃升到百兆宽带。在吕梁山区某村庄,村民王大爷用手机视频连线在外打工的儿子时感慨:“以前寄封信都要等半个月,现在隔着屏幕就像面对面说话。”
重点突破:服务项目 | 覆盖前 | 覆盖后 |
---|---|---|
网络速率 | ≤2Mbps | 100Mbps |
资费标准 | 68元/月 | 39元/月 |
二、手机变身“新农具”
套餐中特别设置的“惠农版”让智能手机不再是摆设。预装“智慧乡村”APP集合了农技指导、灾害预警、远程医疗等实用功能。运城某苹果种植户老张通过APP的病虫害识别功能,及时发现了早期病害,挽回近万元损失。更接地气的是,APP里的方言语音操作模式让不识字的老人也能轻松使用。
三、土特产飞出山沟沟
针对农村电商的短板,套餐提供专属流量包和电商培训。临县的小米合作社通过联通搭建的直播平台,三个月内线上销售额突破50万元。更关键的是打通了物流信息链——每个村级服务站都配备智能终端,农民寄快递再不用跑到镇上,物流时效提升40%以上。
四、治理方式的数字化转身
在晋中某试点村,村委通过联通开发的数字管理平台,实现了村务公开、民意收集、应急指挥的线上化。疫情期间的物资调配效率提升3倍,村民办事少跑腿20公里。更值得关注的是“平安乡村”监控系统,2000多个高清摄像头的布设,让盗窃案件同比下降76%。
这种改变不是单方面的技术输出。山西联通采取“以用促建”策略:每开通一个村级服务站就培养3名本地数字管理员,既解决就业又保障服务延续性。目前已有超过5000名农村青年通过培训成为“数字新农人”。
乡村振兴不是修几条路、盖几栋房那么简单。山西联通的实践表明,当通信服务真正融入生产生活场景,带来的不仅是网速的提升,更是思维方式和经营模式的革新。这种改变或许无声无息,却正在重塑着中国乡村的发展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