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作为一线城市,通信市场竞争激烈,联通套餐的销售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想要在这个市场站稳脚跟,光靠“背话术”远远不够,必须摸透用户需求、找准套餐卖点,再用接地气的方法把产品价值传递出去。
一、广州市场究竟有多“卷”?
打开地图软件数数,光是天河区的通信营业厅就超过200家。移动、电信、广电都在抢客户,城中村里更是三步一个代理点。这种情况下,联通套餐要突围,得先明白三个关键点:
1. 价格敏感度两极分化珠江新城白领愿意为5G极速买单,城中村租客更在乎“30元能不能包100G”。销售必须快速判断客户属于哪种类型,别把商务套餐硬推给精打细算的老人家。
2. 套餐组合决定成败现在的用户早就不满足“通话+流量”的基础套餐。宽带绑定、视频会员、云存储这些增值服务才是加分项。比如推千兆宽带套餐时,重点要说“打游戏不卡、抢红包更快”,比单纯讲网速更管用。
3. 线下服务仍是突破口虽然线上办理方便,但中老年人更信任面对面服务。有代理商在社区搞“手机清理+套餐咨询”活动,两个月新增了300多个携号转网用户。
客户类型 | 核心需求 | 推荐套餐 |
---|---|---|
年轻上班族 | 高速流量、视频会员 | 冰激凌5G融合套餐 |
家庭用户 | 宽带+多卡共享 | 智慧沃家全家享 |
二、四个实战销售技巧
1. 学会“拆解账单”
别急着介绍套餐,先拿张白纸帮客户算账。比如他现在月租98元,包含20G流量+300分钟通话,实际上每月流量用到30G,超出部分多花40元。这时再推129元的畅爽套餐,总支出反而省了9块,还多送视频会员。
2. 抓住“后悔期”
新用户办理套餐后的第3天、第7天、第28天最容易动摇。这时候主动回访,教他们查流量、设置提醒、领取会员权益,既能减少退订率,又能挖掘加装副卡的机会。
3. 用对比代替推销
把联通、移动、电信的同价位套餐做成对比表,重点标红联通的优势项。比如在99元档位,联通多送200M宽带,这个直观对比比说“我们更划算”有效十倍。
4. 挖掘隐性需求
遇到说“流量够用”的客户,可以问:“您平时刷短视频用WiFi还是流量?现在新套餐送3个月视频加速包,刷高清视频不卡顿。”抓住用户体验痛点,往往能促成升级。
三、避开三个常见坑
某营业厅曾一个月被投诉8次,问题都出在细节上:
• 承诺赠品不兑现说好送电饭煲,结果要消费满2年才能领。这种套路现在行不通,不如老实说“现在办理立送抽纸一提”。
• 忽视老用户有个客户用了5年的套餐没变过,结果发现新用户同价位能多拿20G流量。这种情况要主动提醒老用户升级,别等他们自己发现后骂街。
• 套餐解释不清“定向流量”和“通用流量”一定要说人话。比如解释头条系免流,可以说“刷抖音、看西瓜视频都不扣流量,但点开视频里的第三方链接就要计费”。
说到底,卖联通套餐不是耍嘴皮子功夫。吃透产品、摸准需求、把话说到老百姓心坎里,自然能打开市场。广州市场虽然竞争激烈,但只要方法对路,月入过万的销售大有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