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通信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成为推动农村发展的重要力量。广西联通作为地方通信服务的核心企业,推出了精准扶贫套餐,通过降低通信成本、提升网络覆盖、赋能乡村产业等多维度举措,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一、扶贫套餐的核心设计:让农民用得起、用得好
广西联通的精准扶贫套餐,首要解决的是农村用户“用不起网”的难题。以“月费低、流量多、通话长”为原则,套餐分为三档:
表:广西联通精准扶贫套餐资费对比套餐档位 | 月费 | 流量 | 通话时长 | 适用人群 |
---|---|---|---|---|
基础版 | 18元 | 10GB | 100分钟 | 留守老人、儿童 |
标准版 | 28元 | 30GB | 300分钟 | 普通家庭用户 |
创业版 | 58元 | 不限量 | 1000分钟 | 农村电商从业者 |
这种阶梯式设计覆盖了不同群体的需求。以百色市某贫困村为例,过去村民每月通信支出普遍超过50元,如今选择基础版套餐的家庭,话费直接降低64%。
二、网络基建下乡:从“信号盲区”到“直播带货”
光有低价套餐还不够,广西联通同步推进“村村通4G”工程。截至2023年,已在乡镇地区新建基站3200座,行政村4G覆盖率从78%提升至96%。在河池市东兰县,原先因信号差滞销的板栗,现在通过抖音直播日销超500单,农户人均增收1200元。
1. 电商培训的落地实践
联通联合地方政府开设“手机课堂”,教村民使用短视频平台和电商工具。南宁市武鸣区的果农老李说:“以前卖芒果靠中间商压价,现在自己开网店,每斤多赚2块钱。”
2. 物流体系的打通
通过与中国邮政合作,在150个乡镇设立联通服务站,提供代发快递、代购农资等服务。钦州市浦北县的荔枝种植户,如今上午采摘,下午发货,次日直达北上广消费者手中。
三、智慧农业:种地也能“上网”
针对规模化种植户,广西联通推出“物联网+农业”解决方案。在桂林市永福县砂糖橘基地,土壤湿度传感器、无人机巡检、AI病虫害识别系统已投入使用。合作社负责人算过账:“精准灌溉省水30%,虫害预警减少损失15%,每亩增收800元。”
四、教育医疗资源下沉:城乡差距在缩小
扶贫套餐用户可免费使用“联通在线课堂”和“远程问诊平台”。崇左市龙州县的小学生,通过直播与南宁重点中学同步上课;贺州市昭平县的村民,不用再坐3小时车去市医院,用手机就能连线专家看片子。
广西联通的实践表明,通信扶贫不是简单“送套餐”,而是通过技术赋能、资源整合、模式创新,激活乡村内生动力。随着5G网络的进一步覆盖和数字技术的深化应用,乡村振兴的未来图景将更加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