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人为了省钱或者调整流量、通话需求,会考虑更改联通手机套餐。不过改套餐看起来简单,实际操作时有不少门道。如果没弄清楚规则,很可能被多扣钱,甚至签了霸王条款还蒙在鼓里。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讲清楚,改联通月租套餐到底要注意哪些事。
一、改套餐前必做的三件事
1. 把套餐内容掰碎了看
现在联通套餐花样太多,千万别被广告里的大数字忽悠。比如写着"200G超大流量",仔细看会发现可能只有15G通用流量,剩下185G只能在抖音、腾讯视频这些特定APP用。刷网页、看地图导航还是得用通用流量,用超了每G要收5块钱。
还有个常见套路是月租标价。19元套餐往往只能维持1-12个月,有的是通过充100返话费实现的优惠。过了优惠期自动涨到39元甚至更高,很多人忘记主动续约就被多扣钱。
2. 选对办理渠道
现在能改套餐的渠道有五种:联通APP、微信客服、电话客服、线下营业厅和第三方平台。建议优先用官方渠道,比如在联通APP里找到"服务-办理-套餐变更",所有可选套餐都列得明明白白。
要是找微信客服改套餐,记得要二次电话确认。特别是改8元保号套餐这种低价套餐,客服可能会推荐其他优惠套餐,这时候要稳住心态别被带偏。
3. 算清时间账
套餐变更基本都是次月生效,这个月剩下的流量、通话分钟要合理用掉。特别注意每月25号之后系统结算期办不了业务,最好在1-25号之间操作。
办理时间 | 生效规则 |
---|---|
1-25号办理 | 次月1号生效 |
26号以后办理 | 可能失败或下下月生效 |
二、改套餐时最容易踩的坑
1. 合约期这个隐形炸弹
很多优惠套餐都带12-24个月合约期,提前解约要交违约金。比如有个24个月合约套餐,用了13个月想退,得补前12个月的优惠差价,算下来要交240元。
2. 隐藏的附加费用
有些低价套餐会偷偷去掉基础服务。比如19元套餐可能不含来电显示,要额外付5元/月。改完套餐才发现每月多扣钱,这种亏吃的最冤。
3. 定向流量的文字游戏
现在很多套餐把抖音、微信这些常用APP算进定向流量,但同个公司其他APP可能不包含。比如腾讯视频免流,但腾讯会议可能就要用通用流量,这钱花得不明不白。
三、改完套餐要留的后手
1. 立即确认办理结果
不管通过什么渠道办理,都要立即打10010查套餐余量。特别是通过第三方平台改的,可能有"服务费"等额外扣费项目。
2. 保存好通话录音
客服承诺的优惠内容要录音保存。之前有人改成15元套餐,客服说是长期优惠,结果半年后涨价。幸亏有录音证据才维权成功。
3. 盯紧前三个月账单
建议开通话费提醒短信,重点关注套餐变更后的前三个月账单。有用户改套餐后,第二个月发现还在按旧套餐收费,及时投诉才要回多扣的钱。
四、特殊人群特别注意
学生群体:收货地址写"XX大学"可能办不了某些套餐,最好用家庭地址办理。有些校园专属套餐毕业后会自动转成高价套餐,记得提前变更。
老年人:线下办理时容易被推销高价套餐。子女最好陪同,重点确认是否有增值业务费、视频彩铃等隐形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