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几乎都离不开网络。很多人为了方便,开始用随身WiFi,尤其是广电宽带随身WiFi这两年关注度很高。但怎么选才能不踩坑?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清楚。
一、为什么选广电宽带随身WiFi?
很多人一听“广电”可能还停留在“看电视”的印象里,其实人家早把宽带业务做得风生水起了。和其他运营商比,广电最大的优势是用有线电视线路做传输,线路覆盖广,尤其老旧小区信号反而更稳。比如我朋友住的老楼房,移动联通信号总断,换了广电的随身WiFi,刷剧打游戏都没卡过。
1.1 资费更透明
三大运营商的套餐经常玩文字游戏,什么“前三个月半价”“合约期优惠”,算下来反而更贵。广电的资费方案简单粗暴,比如直接标注“39元/月,100G流量”,不用拿着计算器研究小字条款。
1.2 覆盖有保障
据统计,广电有线电视网络覆盖全国95%以上家庭。特别适合经常要下乡出差的人,很多偏远村镇只有广电线路铺到位。上个月我去山区调研,同事的电信卡直接没信号,我的广电设备还能发邮件。
运营商 | 城市网速 | 农村覆盖 |
---|---|---|
广电 | 80-100Mbps | ★★★★☆ |
移动 | 100-150Mbps | ★★★☆☆ |
二、选购要看这5个硬指标
随身WiFi不是买手机,参数看不懂很容易被忽悠。咱们重点看这几个核心参数:
2.1 芯片决定生死
别信商家吹的“军工级芯片”,直接问具体型号。推荐选中兴微或展锐的芯片,这两个牌子是国产里的扛把子。某宝上卖99元的杂牌机,拆开看用的都是十年前的老芯片,网速能快才怪。
2.2 电池别只看容量
标着10000mAh的电池,如果用劣质电芯,实际可能只有6000mAh。认准知名电芯品牌,比如ATL、比亚迪。建议选可拆卸电池的型号,万一坏了能自己换,不用寄修耽误事。
2.3 散热设计
实测发现,机身温度超过45℃就会降速。金属外壳的散热比塑料壳快3倍,但成本高。有个取巧办法:买带散热孔的机型,再配个手机散热背夹,连续用8小时都不卡。
三、套餐里的文字陷阱
很多用户被“不限量”套餐坑过,这里教你看破套路:
3.1 限速阈值
所谓“100G后不限速”可能是骗局,有的运营商会在30G后就偷偷限速到128kbps,连微信都发不出。广电的限速标准明确写在合同里,建议选“达量降速”而非“达量断网”的套餐。
3.2 共享设备数
便宜的套餐往往限制只能连3台设备,家里手机、平板、笔记本加起来至少5台。多花10块钱选支持8台设备同时在线的套餐,实际体验天差地别。
四、售后别当冤大头
去年有个新闻,用户买了随身WiFi出故障,商家让寄回检测,结果说是人为损坏要收200元维修费。记住这3招防套路:
4.1 保留开箱视频
当着快递员面拆封,全程录像。重点拍设备SN码、外观细节,避免后期扯皮。
4.2 问清保修范围
电池损耗属于正常现象,不在保修范围。但主板故障必须免费维修,有些商家会故意混淆概念。
4.3 本地服务网点
优先选在当地有实体营业厅的品牌,比如广电在大多数城市都有线下网点。上周我设备死机,直接拿去门店十分钟就搞定了。
最后提醒大家:随身WiFi只是过渡方案,如果长期固定使用,还是拉条宽带更划算。但对于租房族、出差党来说,选对广电宽带随身WiFi确实能解决大问题。记住要看芯片、比套餐、查售后,别被花哨广告迷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