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精准扶贫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通信行业的代表企业,河南联通积极响应政策号召,推出了一系列扶贫套餐,通过降低通信成本、提升网络覆盖、助力产业发展等方式,为贫困地区居民和乡村经济注入新动力。这种“通信+扶贫”的模式,不仅解决了贫困群体的实际需求,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思路。
一、扶贫套餐的三大核心设计
河南联通的扶贫套餐设计紧扣“精准”二字。首先在资费设定上,将月租费用控制在20-50元区间,包含的通话时长和流量比常规套餐多30%以上。比如38元套餐包含150分钟通话和10GB流量,相当于普通套餐50元档位的配置。
1. 特殊群体定向优惠
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等特殊群体,河南联通推出“0元入网”政策。用户只需提供相关证明,即可免除SIM卡费、开卡费等初期费用。同时设置“弹性缴费”机制,允许困难群众延期缴费三个月,期间服务不中断。
2. 网络覆盖专项攻坚
在豫西伏牛山区、豫南大别山区等贫困区域,河南联通投入3.2亿元专项资金,新建基站1800余个。通过采用“宏站+微站”组合模式,将4G网络覆盖率从2019年的78%提升至2023年的99.3%。
服务类型 | 覆盖行政村 | 基站数量 | 平均网速 |
---|---|---|---|
4G网络 | 100% | 2.8万 | 45Mbps |
宽带网络 | 97.6% | - | 100Mbps |
3. 终端设备补贴计划
联合华为、小米等厂商推出“百元智能机”项目,用户预存200元话费即可获得市场价600元以上的4G手机。在栾川县试点中,这项政策让智能机普及率半年内提升40%,老年人视频通话需求得到充分满足。
二、从通信服务到产业赋能
河南联通的扶贫举措没有停留在基础通信层面,而是深入产业链条。在信阳光山县,他们为茶叶合作社搭建物联网监测系统,通过传感器实时采集土壤湿度、光照强度等数据,帮助农户科学种植。系统上线后,茶叶优质率提升18%,每亩增收1200元。
在漯河市,联通联合当地政府打造“直播电商培训基地”。截至2023年底,已培养农村主播3600余人,带动农副产品线上销售额突破5亿元。柘城辣椒、西峡香菇等特色产品通过直播间走向全国,农户平均月增收超过2000元。
三、长效机制保障可持续性
为防止脱贫群众返贫,河南联通建立了三项保障机制:一是动态监测系统,通过通信数据变化预警潜在困难群体;二是设立600万元专项基金,用于突发意外家庭的通信费用减免;三是开展“数字技能进万家”活动,累计培训45万人次,确保群众能用、会用智能设备。
这种多方位的扶贫模式已初见成效。据统计,参与扶贫套餐的用户中,72%的家庭通信支出下降40%以上,89%的受访者表示信息服务助力了生产经营。更重要的是,通过提升贫困地区的数字连接能力,为后续的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