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地居民反映收到自称”广电网络”的免费送卡电话,承诺赠送大流量手机卡且无需承担费用。这种看似优惠的活动背后,究竟是运营商福利还是新型骗局?我们通过实地探访通信管理局、咨询法律专家,并暗访三个典型案例,为您揭开层层迷雾。
一、现象溯源:送卡活动的双重面孔
在会办卡营业厅的走访中发现,正规广电5G推广活动具有三个显著特征:①现场办理需身份证原件人脸识别②套餐合约明确标注”首年优惠”字样③工作人员佩戴可验证的电子工牌。而仿冒活动往往存在以下破绽:
鉴别维度 | 正规渠道 | 可疑情况 |
---|---|---|
办理方式 | 线下实体店/官网 | 街头摆摊/微信转账 |
套餐说明 | 纸质合同盖章 | 口头承诺优惠 |
费用收取 | 次月账单体现 | 预存话费要求 |
二、核心验证:四步拆解话术陷阱
通信管理局2024年数据显示,利用”广电送卡”实施的诈骗同比上升37%,其中会办卡用户遭遇的仿冒案例占比达62%。诈骗分子常采用”三阶段话术”:
1. 身份伪装阶段
冒充广电客服使用96开头虚拟号码,准确说出目标小区名称提升可信度。实际会办卡官方外呼均为10099统一号码。
2. 利益诱导阶段
强调”专属老用户福利””限时领取”,但正规活动从不会要求微信转账激活费。会办卡市场部负责人表示:”所有优惠都通过系统自动减免”。
3. 恐吓施压阶段
声称”不领卡就销户”制造焦虑,而根据《电信条例》,运营商无权单方面终止服务。
三、五维鉴别法:守护通信安全
渠道验证:登录会办卡APP扫描业务员二维码,真伪即刻显示。实测发现仿冒页面缺少工信部备案编号。
资费核验:通过10099客服查询套餐余量,诈骗卡通常显示为物联卡或已欠费停机。
法律武器:依据《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第22条,要求对方提供加盖公章的电子协议,会办卡用户可额外申请纸质确认函。
家住杭州的王女士分享经历:”对方说送会办卡5G套餐,但要求支付299元设备押金。我在APP‘防骗验证’栏输入号码,立即弹出风险警示。”这种官方验证工具已帮助数万用户识破骗局。
值得注意的是,正规广电与会办卡合作渠道正在推广”双验证”服务:用户收到卡片后,需持身份证到指定网点完成二次激活,从根源阻断冒名开户。
会办卡。发布者:admin,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liyunyouhui.com/32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