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深圳街头巷尾流传着不少"办联通卡送手机"的广告,公交站台、电梯间甚至微信朋友圈都能看到这类宣传。不少市民被这波福利吸引,但面对诱人的承诺又心存疑虑:天上真会掉馅饼吗?这种活动到底是运营商福利还是新型骗局?
一、正规活动确实存在,但有严格条件
深圳联通确实推出过合约机活动,通过官方营业厅或10010客服渠道可办理。这类活动本质上是将手机成本分摊到套餐费用中,需要用户签订24-36个月的合约,期间必须使用指定套餐(多为99元/月以上)且不能转网。以价值1500元的手机为例,合约期内用户总消费约2376元(99元×24个月),相当于分期购买了手机。
典型合约条款对比:项目 | 正规合约 | 虚假活动 |
---|---|---|
办理渠道 | 营业厅/10010 | 街头推销/第三方 |
合约期限 | 24-36个月 | 不明确 |
费用说明 | 明示月租 | 避谈长期费用 |
信用要求 | 正常征信 | 要求花呗授权 |
二、四大常见骗局套路
1. 街头抽奖陷阱
骗子常伪装成营业厅工作人员,以"老用户回馈"名义邀请抽奖。2024年11月深圳龙华区就有市民抽中手机后,被带到冒牌营业厅签订暗藏天价违约金的合约,最终通过花呗支付7988元话费。
2. 分期贷款陷阱
部分代理商以"帮还分期"为幌子,要求用户开通花呗或信用付。实际上用户需自行偿还2880元分期款,所谓"话费返还"往往无法兑现。
3. 虚拟套餐陷阱
有受害者反映,办理后得到的竟是虚拟运营商号码,话费充值后无法查询明细,合约公章模糊不清,维权时发现签约方根本不是联通公司。
4. 合约机翻新陷阱
非官方渠道赠送的手机多为翻新机或定制机型,存在网络锁限制,只能使用特定运营商服务,且维修时会被官方拒保。
三、五步识别真假活动
1. 查渠道:所有正规活动均可在"中国联通APP"-优惠专区查询,线下只认自有营业厅(门头有联通商标)
2. 看合约:要求当面阅读纸质合约,重点查看违约条款、套餐变更限制等内容,警惕"电子合约扫码签"
3. 算总账:将合约期总消费(月租×月份)与手机市场价对比,正规活动总支出通常比单独购机贵20%左右
4. 验支付:拒绝任何花呗/借呗授权,正规活动只会验证基础征信,不会涉及消费信贷操作
5. 核信息:拨打10010报活动名称核实,要求工作人员出示工牌并记录工号,办理后立即查询套餐变更情况
四、维权注意事项
若已陷入骗局,建议立即采取以下措施:1)拨打0755-12315进行消费投诉;2)对诱导签约过程进行电话录音;3)通过"工信部12300"微信公众号提交申诉;4)收集转账记录、合约照片等证据。需特别注意,根据《深圳经济特区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诱导签订电子合约可主张合同无效。
运营商促销本身无可厚非,但消费者要牢记"羊毛出在羊身上"的市场规律。面对"免费送手机"诱惑时,保持理性比贪图便宜更重要。选择正规渠道、细读合约条款、计算长期成本,这三板斧能帮助大家守住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