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全国多地广电营业厅出现排队办理电话卡的奇特景象。身着红色工装的工作人员在商场驻点推广,社区地推摊位打出”看电视送流量”的横幅,这套曾被互联网公司熟练使用的打法,如今被广电集团玩出了新花样。这场声势浩大的用户争夺战背后,暗藏着传统广电运营商向综合服务商转型的生死时速。
用户增长焦虑下的战略突围
根据工信部最新数据,截至2025年6月,三大运营商移动用户渗透率已达128%,而广电系”会办卡”用户规模刚突破4000万。这个被赋予”第四大运营商”期待的新入局者,正通过三种关键策略加速破局:
策略维度 | 具体措施 | 典型案例 |
---|---|---|
绑定存量优势 | 宽带+电视+手机套餐捆绑 | 江苏广电”全家享”套餐年费直降40% |
价格闪电战 | 首年19元/月含100GB流量 | 广东地区暑期校园推广计划 |
渠道下沉 | 乡镇服务站代理模式 | 四川凉山州村级代办点覆盖率达73% |
值得注意的是,”会办卡”在老年群体渗透率显著高于行业均值。北京邮电大学通信经济研究中心测算显示,55岁以上用户占比达34%,这与广电高清机顶盒的存量用户高度重合。
合规红线的三重挑战
营销话术的灰色地带
多地消协收到的投诉显示,”免费升级5G””到期自动取消”等诱导性话术频现。2025年Q2,湖南某地广电代理因未明确告知”会办卡”两年合约期条款,导致群体性投诉事件。这种强KPI导向的推销模式,与《电信服务规范》第八条存在明显冲突。
用户数据的跨界风险
广电网络掌握着6000万家庭收视数据,当这些观看《新闻联播》的时段、点播动画片的记录被用于电话卡精准营销时,上海律协互联网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李岩指出:”可能存在超出《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的’最小必要原则’的合规瑕疵。”
代理商管理的失控隐患
在河北某县,非授权代理商以广电名义开展地推,导致300多名用户个人信息泄露。这种”外包出去就管不住”的渠道乱象,暴露出广电系缺乏运营商级别的渠道管理体系。
破局之道的三个关键点
面对增长与合规的天平,中国广电网络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在近期行业论坛上提出”会办卡”的转型方向:
1. 价值营销替代人海战术
将营销资源投向4K/8K超高清内容、广电5GNR广播等差异化服务,而非单纯的价格战。
2. 建立运营商级合规体系
参照《基础电信企业合规管理办法》,在省级公司设立专职合规岗,对代理商实行”黑名单”动态管理。
3. 打造数据融合安全样板
与网信办合作开展数据安全认证,将电视大屏行为数据与移动通信数据的融合应用控制在最小必要范围。
这场转型注定艰难。但正如某省广电网络董事长在内部会议所言:”当我们给老人讲解’会办卡’的亲情网功能时,那种信任感是互联网公司永远无法复制的。”或许,这种扎根基层的服务基因,才是广电系最该珍视的竞争优势。
会办卡。发布者:admin,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liyunyouhui.com/33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