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对联通流量卡套餐就像给手机配充电宝,得看设备能吃多少电、待机多久、还要防着山寨货。咱们今天就用大白话聊聊这里头的门道,保证你看完心里有本明白账。
一、先摸清自家设备的饭量
挑套餐前得先当回"饲养员",算清楚设备每个月要"吃"多少流量。比如智能电表这种乖宝宝,每天就发几次用电数据,一个月50MB都够用,选个NB-IoT套餐能省不少钱。但要是养着视频监控这种大胃王,一天就能干掉几百兆,得直接上4G高速套餐,1GB起步才保险。
这里有个容易踩的坑:别看套餐标着100G就激动,有些物联卡实际能用到的可能就30G,剩下的都是虚标。最好提前查查设备历史流量记录,新设备就问厂家要参考数据,别自己瞎猜。
设备流量饭量对照表
设备类型 | 月流量需求 | 推荐套餐 |
---|---|---|
智能电表/传感器 | 50MB以下 | NB-IoT年包 |
车载导航仪 | 100MB-1GB | 基础4G套餐 |
视频监控 | 1GB以上 | 行业定制高速套餐 |
二、套餐类型要门当户对
联通给准备了三种"流量自助餐":
1. 单人小火锅(基础套餐)适合设备少、流量稳的散户,比如开个小店装俩监控。30MB用15天这种,就跟吃快餐似的随用随买。但得盯紧有效期,别套餐过期了设备断网才发现。
2. 团队聚餐(流量池)手里要是有百八十个设备,这个最划算。好比公司团建吃桌餐,100个设备共享1000G流量,谁多吃点谁少吃点都行。不过要注意别全挤在月底抢流量,容易超支。
3. 私人定制(行业套餐)搞智慧城市这类大项目的得选这个,就像包下整个餐厅还能自带厨师。能接本地服务器,流量走专用通道,虽然贵点但稳定。
三、信号好不好得实地验货
千万别信宣传页上的覆盖图,跟方便面包装上的牛肉一个道理。真正要做的:
- 把测试卡插设备里跑三天
- 重点时段测网速(比如晚高峰)
- 跨省用的必须查漫游条款
遇到过某工厂在仓库里装传感器,结果因为金属屋顶挡信号,设备全变哑巴。后来换了支持双频段的物联卡才解决,多花的钱够买台新设备了。
四、避开这些套路陷阱
现在教你看穿三大骗局:
1. 李鬼卡(物联卡伪装)卡面没联通logo、号码以106/144开头、只能上网不能打电话的,十有八九是坑。有个朋友买了"100G套餐",实际用到30G就限速成乌龟爬。
2. 价格过山车首月1元次月59元的把戏还在玩,就跟健身房办卡一个套路。最好选月租固定的长期套餐,虽然贵点但省心。
3. 地域限定版有些卡看着便宜,结果只能在新疆西藏用。有个做物流的老板就被坑过,车队跑到外省全掉线,赔的运费比套餐费多十倍。
五、长远打算才不吃亏
别光看眼前便宜,要考虑这些:
- 设备未来会不会增加?
- 业务范围会不会扩大?
- 套餐能不能随时升级?
见过最精明的做法是某连锁超市,开始用基础套餐试水,等开到第50家店时转成定制套餐,光流量费就省了四成。
六、去哪买才靠谱
推荐三个放心渠道:
- 联通营业厅(能签纸质合同)
- 官方物联网平台(技术宅首选)
- 爱物网等授权平台(经常有优惠)
千万别图便宜找微商,有个做共享充电宝的,从微商那买了批卡,结果半年后代理商跑路,上万个点位集体掉线,差点被告到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