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有网而联通无网,原因何在?

近年来,不少用户发现,同一地区内中国电信的网络信号稳定,而中国联通的网络却时常出现断连甚至无网的情况。这种差异背后,既有运营商的历史发展脉络,也涉及技术投入、网络覆盖策略以及用户群体定位等多重因素。本

近年来,不少用户发现,同一地区内中国电信的网络信号稳定,而中国联通的网络却时常出现断连甚至无网的情况。这种差异背后,既有运营商的历史发展脉络,也涉及技术投入、网络覆盖策略以及用户群体定位等多重因素。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

电信有网而联通无网,原因何在?

一、网络覆盖策略的差异

电信与联通在网络覆盖上的优先级不同。中国电信早期以固网业务为核心,自2010年获得移动通信牌照后,便采取“固移融合”策略,借助原有光纤资源快速铺设基站。例如,在南方省份,电信基站密度比联通高出约20%,尤其在乡镇地区,电信通过共享铁塔资源降低成本,而联通则更聚焦于城市核心区域。

1. 城市与农村的布局差异

在城市中,两家运营商的基站数量差距较小,但在农村和偏远地区,电信的4G/5G基站覆盖范围更广。根据2023年公开数据,电信在农村地区的基站数量达到120万个,而联通仅为85万个。这种“先广后深”的策略,使得电信用户即使在偏远地区也能保持基本网络连接。

表1:2023年电信与联通基站数量对比(单位:万个)
区域类型中国电信中国联通
城市180165
农村12085

二、技术投入与设备更新速度

电信在5G建设上的投入力度更大。2020-2023年期间,电信年均5G投资超过650亿元,而联通同期年均投入约为480亿元。资金差距直接反映在设备采购和网络优化上——电信采用华为、中兴等厂商的高端基站设备,而联通部分区域仍在使用旧型号设备。

1. 频谱资源的分配影响

在工信部分配的5G频段中,电信获得的3.5GHz频段穿透力更强,适合广域覆盖;而联通主力的2.1GHz频段虽利于城市密集区域,但在复杂地形中信号衰减更快。这种物理特性差异,导致山区用户使用联通网络时更容易出现断网。

三、用户规模与服务压力的不对称

截至2023年底,电信移动用户数达4.2亿,联通则为3.3亿。看似差距不大,但电信用户中有60%集中在宽带捆绑套餐,这类用户对移动网络的依赖度相对较低;而联通用户中年轻群体占比更高,短视频、直播等大流量应用使用频率是电信用户的1.3倍,导致基站负载压力更大。

1. 网络拥堵的连锁反应

在黄金时段(晚7-10点),联通城市基站的峰值利用率常超过85%,而电信通过动态流量调度技术,能将利用率控制在75%以下。当基站过载时,联通会优先保障VIP用户,普通用户则可能遭遇网络降速甚至断连。

四、运维响应机制的效率差距

电信建立了覆盖全国的“四级运维体系”,地市级故障平均修复时间为2.3小时;联通则依赖省级集中运维,同类故障修复需3.8小时。在暴雨、台风等极端天气后,电信能通过无人机巡检快速恢复基站,而联通更多依赖人工排查,效率差异显著。

总体来看,电信与联通的网络差异是战略选择、资源投入和技术能力的综合结果。对于普通用户而言,在乡镇地区或需要稳定连接时,电信更具优势;而在城市高密度区域追求性价比,联通仍有一定竞争力。未来随着运营商共建共享政策的推进,这种差异或将逐步缩小。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