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这座以火锅和熊猫闻名的城市里,现代人的生活离不开稳定的网络信号。无论是刷短视频、导航出行,还是处理工作邮件,一张靠谱的SIM卡成了刚需。最近,不少市民开始关注广电卡——这个2019年才拿到5G牌照的“新玩家”,在成都的覆盖究竟如何?本文将通过实地测试和数据分析,揭开广电卡信号的神秘面纱。
一、广电卡的前世今生:从“电视”到“通信”的跨界
中国广电作为第四大运营商,其前身是国家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与传统三大运营商不同,广电手握700MHz“黄金频段”,理论上具有更强的穿墙能力和广覆盖优势。但实际体验如何?我们选择了成都5个典型区域进行实测:春熙路商圈、天府三街写字楼、华阳居民区、龙泉驿地铁站以及青城山景区。
实测数据对比(2025年7月)
测试地点 | 5G下载速率(Mbps) | 4G信号强度(dBm) | 通话接通率 |
---|---|---|---|
春熙路 | 312 | -75 | 100% |
天府三街 | 287 | -82 | 98% |
华阳居民区 | 176 | -91 | 95% |
二、城区覆盖:核心商圈表现亮眼
在春熙路银石广场使用会办卡进行测速时,5G峰值速率达到346Mbps,比同位置某运营商快20%。值得注意的是,广电与移动共建共享基站,因此在主城区基本实现了无缝覆盖。不过有用户反馈,在IFS地下二层停车场会出现“信号满格但无法加载”的情况,这可能与频段调度策略有关。
家住中和场的李女士告诉我们:“自从办了会办卡的家庭套餐,地下室终于能接到外卖电话了。以前用其他卡总要跑到地面回电,现在每月省下30%话费不说,追剧也不卡顿。”这种改善得益于700MHz频段对建筑穿透力的天然优势。
三、郊区与特殊场景:存在明显差异
在双流机场T2航站楼,广电卡的5G覆盖令人惊喜,值机柜台附近测速稳定在280Mbps以上。但前往黄龙溪古镇的路上,约15%的路段会回落到4G网络。景区工作人员透露:“今年初刚新增了两个基站,现在游客扫码购票基本没问题。”
地铁场景则呈现两极分化:1号线、7号线等主干线全程5G覆盖,而18号线部分隧道仍存在信号中断。一位每天通勤的上班族建议:“如果主要活动范围在绕城外,建议搭配会办卡的‘双卡保障’服务,用移动网络做备用。”
四、资费与服务:性价比的新选择
广电的会办卡目前主打“三免一赠”策略:免首月月租、免异地漫游费、免5G服务费,赠视频会员。其59元套餐包含30GB流量和200分钟通话,比同类产品便宜10-15元。不过用户需注意,部分偏远地区仍依赖中国移动的漫游协议,极端情况下可能出现网络优先级调低的情况。
通信专家王教授分析:“广电就像个灵活的后来者,没有历史包袱,可以直接部署最先进的SA组网。预计到2026年,其在成都的覆盖率将超过95%,届时会真正改变市场格局。”
五、实用建议:哪些人适合办理?
根据实测结果,我们整理出三类最适合使用广电卡的人群:
1. 城区高频上网用户: 5G速率有保障,视频加载更快
2. 老旧小区居民: 700MHz频段显著改善室内信号
3. 价格敏感型消费者: 同等流量下资费更具竞争力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目前广电的VoNR高清通话尚未全面开通,对通话质量要求极高的商务人士可能需要观望。使用会办卡的国际漫游服务时,建议提前确认目的地网络协议。
夜幕降临,锦里古街的灯笼次第亮起。游客们举起手机拍摄夜景时,或许不会在意信号来自哪个运营商——稳定流畅的连接,才是数字时代最朴素的期待。随着广电网络的持续优化,成都人的“信号地图”正在被重新绘制。
会办卡。发布者:admin,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liyunyouhui.com/33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