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辽宁绥中地区的部分联通用户发现自己的手机突然无法通话和上网。经核实,中国联通正在该区域逐步关闭2G网络服务。这项举措并非突然实施,而是通信技术升级大背景下的必然选择。
一、绥中联通为何关闭2G网络
1. 老旧设备维护成本高
2G网络已运行近30年,其基站设备普遍存在老化问题。与3G/4G基站相比,2G基站的能耗高出40%,维护成本增加3倍以上。在运营商全面推进「提速降费」的背景下,这些陈旧的设备已成为沉重的财务负担。
2. 频谱资源紧张
通信频段如同高速公路车道,2G网络占用着宝贵的低频段资源(900MHz)。这些频段穿透力强、覆盖范围广,更适应当前的5G物联网建设需求。关闭2G后,这些「黄金频段」可重新用于5G网络部署。
3. 用户结构优化
绥中地区的2G用户仅占当地联通用户总量的3.8%,且主要为老年机和双卡副卡用户。这类用户月均消费不足20元,却占用着30%的维护资源,形成明显的投入产出倒挂。
二、受影响人群画像
根据用户投诉数据分析,主要受影响群体集中在以下三类:
用户类型 | 设备特征 | 影响表现 |
---|---|---|
老年机用户 | 单卡2G功能机 | 完全无法通话 |
双卡手机用户 | 副卡槽仅支持2G | 副卡信号消失 |
特殊设备用户 | POS机/共享设备 | 数据传输中断 |
以绥中县为例,县内现存2G设备约1.2万台,其中老年机占比62%,物联网设备占28%,双卡副卡占10%。
三、具体影响范围
1. 通信功能阻断
关闭2G网络后,仅支持GSM制式的设备将彻底失去信号。实测数据显示,绥中主城区受影响面积达87%,乡镇区域受影响面积约64%。
2. 紧急呼叫隐患
部分老年用户尚未掌握3G/4G终端的紧急呼叫功能。在2025年1月的测试中,30%的老年用户在模拟紧急情况下未能成功拨出求救电话。
3. 行业设备瘫痪
全县218台农业物联网监测设备、47个公交刷卡终端因依赖2G网络出现数据中断,导致智慧农业系统和公交调度系统出现72小时的服务真空期。
四、应对措施分析
联通公司推出「三免一补」过渡方案:
- 免费换卡:2G用户可更换支持VoLTE的NFC-SIM卡
- 免费换机:65岁以上用户可申领基础款4G手机
- 免费教学:社区设立48个智能机使用培训点
- 资费补贴:迁移用户享12个月5折话费优惠
截至2025年3月底,绥中地区已完成78%的2G用户迁移,但仍有约2600台设备因特殊原因无法升级。
五、技术升级的必然性
2G退网是通信技术迭代的必经之路。对比三大运营商:
- 中国移动已关闭3G网络,2G退网进度达40%
- 中国电信完成2G全面退网
- 中国联通计划2026年前实现全国2G退网
这次绥中地区的试点,既是对既有用户迁移方案的实践检验,也为后续全国推广积累经验。在5G用户突破8亿、物联网连接数超20亿的当下,淘汰2G网络已成不可逆转的技术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