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朋友在问中国联通推出的18元大客户套餐值不值得办。这个价格确实够便宜,但天上不会掉馅饼,咱们得把套餐里里外外看明白了再决定。今天就带大家掰开揉碎分析,看完你就知道这卡该不该插自己手机里了。
一、套餐里到底有啥干货?
现在市面上叫"18元套餐"的联通卡至少有七八个版本,咱们得先分清楚类型。主要分三大类:
1. 基础保号套餐
这类型适合把手机号当"收藏品"的朋友。每月交18块,能拿到225分钟本地通话,流量基本没有。要是超出通话时间,每分钟收1毛5。说白了就是给不常用手机的人留着号码用的。
2. 流量特惠套餐
这才是大家最关心的类型。比如晴空卡和跑腿卡,头一年每月18块能拿到50G通用流量+500分钟通话,或者更夸张的60G流量+1500分钟通话。不过这优惠期过了就得涨到28块一个月。还有个叫金竹卡的,19块能拿135G流量,不过这个属于"加量升级版"。
套餐名称 | 月租 | 流量 | 通话 | 合约期 |
---|---|---|---|---|
晴空卡 | 首年18元/月 | 50G通用 | 500分钟 | 12个月 |
跑腿卡 | 18元/月 | 60G通用 | 1500分钟 | 无限制 |
3. 学生特供套餐
别看名字叫学生套餐,1988年以后出生的都能办。最狠的是有个50个月长期优惠,18块拿36G不限速流量+120分钟通话。不过这个得在指定渠道办理,而且归属地可能随机。
二、便宜背后的门道
这些套餐看着实惠,但有几个坑得特别注意:
1. 时间陷阱
大部分超低价套餐优惠期就一年,像晴空卡第二年就涨到28块。更坑的是有些代理商不说清楚,等用户用了半年才发现要涨价。
2. 流量猫腻
有些套餐宣传的"50G流量"其实分通用和定向。比如看视频用爱奇艺免流,但点开视频里的广告就要扣通用流量。有人一个月下来通用流量没咋用,话费却多掏了二十几块。
3. 办理门槛
很多优惠套餐要新开卡才能办,老用户想改套餐?没门!还有的必须预存100块话费才能激活,说是分月返还,但要是中途销卡,剩下的钱就打水漂了。
三、这些人最适合办
- 学生党:在学校有wifi,偶尔出门用流量,18块套餐确实划算。但天天刷短视频的,还是选流量更多的
- 备用机用户:专门收验证码、接快递电话,养个号码最合适
- 短期过渡:刚毕业找工作、换工作的空窗期,用便宜套餐撑几个月
四、防坑指南
- 办理前打10010确认套餐细节,特别是优惠期和涨价幅度
- 收到卡先别急着实名,测试下当地信号强度。有人办完卡发现家里根本没信号
- 设置流量超额提醒,联通APP里能设50元或100元消费上限
- 保留办理时的宣传页面,防止后期扯皮
说到底,18元套餐就像快餐店的超值套餐,看着便宜管饱,但想吃牛排就别指望了。要是你每月流量不超过20G,通话不超过300分钟,这个套餐确实能省不少钱。但要是天天刷剧打游戏,还是老老实实办个正规的大流量套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