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人在朋友圈刷到联通19元皓月卡的广告,宣传页上“白菜价”“百G流量”这些字眼确实抓人眼球。不过这种低价套餐到底有没有套路?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说,从流量分配到实际网速,把皓月卡里里外外查个明白。
一、套餐内容藏玄机
联通官网显示皓月卡每月实付19元,包含80GB通用流量和100分钟通话时长。但这个数字要拆开来看:通用流量指的是刷抖音、看直播都能用的数据包,定向流量只覆盖微信、淘宝等20多个APP。注意看小字说明,其中15GB是只能用于腾讯系应用的定向流量,相当于实际通用流量只有65GB。
资费结构对比表项目 | 皓月卡 | 普通套餐 |
---|---|---|
月租 | 19元 | 39元 |
通用流量 | 65GB | 30GB |
定向流量 | 15GB | 无 |
通话时长 | 100分钟 | 50分钟 |
二、实际扣费有门道
别看标价19元,首月账单可能会吓一跳。激活当月按天折算费用,比如15号开通的话,首月要交9.5元基础费+15天流量费约6元,实际支出15.5元。从第二个月开始才是完整的19元月租,不过要留意自动续费条款——忘记取消的话,合约期结束后会自动续约两年。
三、网速实测见真章
在市区用5G手机测试,下载速度能达到110Mbps,刷4K视频确实流畅。但到了地铁站台,网速直接腰斩到50Mbps,晚高峰时段刷短视频会出现明显卡顿。最要命的是乡镇地区,有用户反馈在村里刷朋友圈都要等十几秒,和城区的体验完全两码事。
四、隐藏成本要当心
超出套餐的流量费是个暗坑。用光80GB后,每超出1GB收5元,比普通套餐贵3倍。有用户忘记关自动更新,一晚上被扣了30元流量费。更坑的是流量不能结转,就算当月还剩50GB没用完,下个月照样清零。
五、适合人群对号入座
学生党和租房族用这卡确实划算,特别是那些WIFI稳定的场景。但经常出差的人要三思——在高铁上测速连30Mbps都跑不到,开视频会议容易掉线。建议当作备用卡使用,主卡还是选信号稳定的贵价套餐更靠谱。
总得来说,19元皓月卡就像快餐店的超值套餐,能吃撑但营养不均衡。适合精打细算的轻度用户,重度依赖移动网络的朋友还是加点钱选高端套餐更省心。办理前务必到营业厅测试当地信号,别被宣传页上的数字晃花了眼。